日前,著名醫學期刊《自然》刊登一條新聞評論,題為「冠病藥物Paxlovid曾被譽為「改變遊戲規則」的特效藥。現在怎麼了?」

碰巧的是,衛生部長王乙康透露,輝瑞Paxlovid在新加坡的使用並不多。
這款藥物在一些國家受到民間相當的追捧,甚至網傳炒到兩萬人民幣一盒,怎麼在新加坡反倒是用得不多?甚至在英國、美國還遭受冷遇?


新加坡Paxlovid用的人很少
1月9日,新加坡國會開會時,衛生部長王乙康透露,新加坡需要使用輝瑞特效藥Paxlovid的病患不多。
他解釋說,這是因為新加坡人口疫苗覆蓋率很高,重症病患很少。
根據「新加坡眼」統計,在過去34天新加坡ICU病患維持在個位數,最近兩周甚至降至2至4人。

換句話說,需要用Paxlovid的人基數很小,所以,用量很低。
儘管如此,衛生部正在評估是否讓把Paxlovid派發到更多診所。目前,全國有36家診所派發了Paxlovid。
Paxlovid在英美遭受冷遇
現在我們來看看《自然》刊登的那篇新聞評論。
文章指出,當2021年底Paxlovid臨床試驗數據面世時,醫生們對它「重症風險降89%」的驚人療效交口讚譽。但是,這一年以來,冠病仍然是許多國家人口的主要死因,不僅是在藥物短缺的低收入國家如此,在美國每天也仍有數百人死於冠病。
研究人員表示,不少人出於三種心理,致使Paxlovid在英美的使用比預期低。
第一,人們擔心出現「症狀反彈」,也就是說,在感覺已經康復的幾天之後,又出現症狀,或又檢測出陽性。
第二,人們擔心Paxlovid的副作用。
第三、人們不再像以往那麼害怕冠病。
除了這三個因素,文章指出,Paxlovid藥價昂貴,流通費用高,而且,患者必須在感染初期就服用才能發揮理想效力,這些也對它的推廣形成負面影響。
總部位於倫敦的健康分析公司Airfinity有個報告指出,在英國,醫生只給大約0.5%的新增病患開了Paxlovid;在美國,這一比例則為13%左右。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約為 13%。
拜登和福奇復陽讓人質疑藥效
醫生對此誤解感到十分可惜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傳染病醫生Davey Smith說,即便對抗奧密克戎,Paxlovid對高危病患防死亡仍有效,「它是一種對抗疫起著根本影響的藥物」。
Davey Smith說,人們出於對「症狀反彈」的擔憂而抗拒使用Paxlovid,讓他感覺十分可惜。
在美國,至今已有1000萬盒Paxlovid分派到各地,但是,只用了670萬盒左右。
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傳染病醫生Daniel Griffin說,Paxlovid使用率低,主要是因為人們對它存在誤解。
Griffin舉例說,人們普遍認為冠病不再是危險疾病,因此不太前去求醫,即便去求醫,醫生也傾向再觀察幾天,如果有必要才開藥,但恰恰Paxlovid使用的最佳時機就是剛出現症狀的那三五天,再往後幾天用藥效果就差了。
Griffin說,美國總統拜登和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復陽,讓人們質疑Paxlovid的效力。
但研究人員發現,不服用Paxlovid的病患也經常症狀反彈和復陽。Davey Smith說,無論有無服用Paxlovid,即便出現症狀反彈或復陽,通常只有出現其中一種,而不會同時出現。
他說,再說了,即便出現反彈,症狀也十分輕微,總比不吃藥而轉為重症甚至死亡來得好。
口中有苦味或金屬味
讓人感覺這個藥有毒
Davey Smith說,服用Paxlovid還有一些不方便甚至不適。比如,Paxlovid不能與許多其他藥物一起服用;一些病患反映,服用Paxlovid會使某些食物嘗起來有苦味或金屬味,加深了人們對Paxlovid有毒的看法.
他補充說,Paxlovid一個療程是連續五天,每天兩次服用數粒藥片,有些人堅持不下來。
達特茅斯學院公共衛生專家Anne Sosin指出,Paxlovid是處方藥,但是,美國不同社群就醫能力不一,例如,對在美國30個地方的近 70萬人的調研分析顯示,與白人相比,黑人和西班牙裔人群順利就醫並取得Paxlovid開藥的的可能性,分別低大約 36%和30%。她說,衛生官員應該擴大檢測,確保每個人都能平等地獲得Paxl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