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五家海水淡化廠於4 月 17 日正式開業

新加坡國家水務局 PUB 表示,由於毗鄰 Tuas Power 的 Tembusu 綜合設施現有設施裕廊島海水淡化廠的能源效率將比傳統工廠高出約 5%。該綜合體系於 2013 年開業,為國家電網供電,並為裕廊島的客戶提供蒸汽、工業和軟化水以及廢水處理服務。
由Tuas Power和ST Engineering聯合運營的高度自動化的海水淡化廠將由3人團隊負責,使其成為這裡五家海水淡化廠中人力效率最高的海水淡化廠。《海峽時報》著眼於該工廠如何每天生產多達 3000 萬加侖或大約 55 個奧林匹克規模的水池。

首先,通過 Tembusu Multi-Utilities Complex 的兩個取水塔抽取海平面以下 10m 的海水,它戰略性地位於西句容海峽和大士盆地的交匯處,以確保良好的潮汐流動,每小時可抽取約 22,000 立方米的海水。
接下來,海水被抽出以冷卻綜合體的發電廠。Tuas Power 營運長 Michael Wong 表示,發電廠使用的部分海水隨後被轉移到海水淡化廠。在海水淡化廠,海水通過溶解氣浮系統,去除油和藻類等懸浮物質。自動過濾器還可以過濾掉大於 100 微米(一張紙的厚度)的顆粒。
然後將清潔後的海水泵送通過超濾系統,以去除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只有溶解了鹽分的水才能通過孔徑為 0.02 微米的超濾膜。
該工廠的「心臟」是海水反滲透系統,最終從超濾水中去除溶解的鹽分。該系統通過使水在高壓下通過半透膜去除 99% 的溶解鹽和其他顆粒,足以噴射約 600 米高的水。然後將清潔後的水儲存在產品水箱中,然後通過管道輸送到 PUB 的供水網絡。添加化學物質以滿足飲用水標準並使水再礦化。
過濾器和膜等工廠設備在化學加藥區進行清潔。用於反洗過濾器和膜的水保存在廢物衰減罐中。廢水在水箱中的中和坑中進行處理,確保水可以安全地排入開闊水域。中央控制室是監督海水淡化廠運行的「大腦」。在房間裡,兩到三個人可以通過 70 多台分析儀跟蹤工廠的運行情況,並進行調整。
來源:海峽時報

來源: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