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每日還有一萬多人感染,但政府仍舊根據計劃「簡化」各種防疫措施。(聯合早報)
作者 程英生
兩年以來,新冠病毒製造的許多新聞,常常把人的思想搞亂,不知道應該怕,還是不應該怕。
就在此時,全球各地病例節節上升,新加坡每日還有一萬多人感染。不料,政府仍舊根據計劃,「簡化」各種防疫措施;人與人之間,只要戴著口罩,不必再離得遠遠,可以排排坐吃果果、一起拍selfie亮曬幸福。


消息傳來,不見民眾一片歡天喜地。大家規規矩矩久了,見人自動「敬而遠之」,非一米距離不可。而今禁令放寬,沒了安全距離,自然少了一份安全感,雖然重獲自由、重拾正常生活,但心裡有點不踏實。
為此,抗疫部長在網上貼文,呼籲民眾跨越心理障礙,敢敢學會與病毒共處。
有趣的是,政府說不要太怕,一些民眾則跟記者說: 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以免一家大小感染,畢竟病例仍然很多。
一些老闆也有煩惱:商店張貼的「安全距離」告示,有如驅瘟除疫張貼,真的該將它拆下嗎?

(黎曉昕製圖)
防疫之路走到今天,政府顯然已經不是很怕,反倒是很多市井小民不很放心。這也難怪,現在人們一見面都會問:你中了沒有?
親戚朋友左鄰右舍,隨便一問,被病毒盯上已經不是新聞了。
人們也從政府和專家那裡知道:病毒是公平的,也不會消失,你無論多厲害,多會閃避,病毒遲早會找到你。
因此,就當香港、韓國、中國和歐洲等地的病例一直在飆升,新加坡在這時「簡化」防疫措施,讓人覺得是「反其道而行」,心裡不免疑問重重。

深圳3月13日宣布全市社區封閉管理、公交地鐵停運,成為繼陝西省會西安之後,又一個因冠病疫情而封城的千萬級人口城市。圖為深圳市民封城期間排隊進行核酸檢測。(法新社)
當然,政府和專家講求的是科學和數據。Omicron 病毒雖然感染力強,散播迅速,但打過疫苗的感染者一般輕微症狀,重病和死亡案例極低。
香港和英國的最新研究發現:病毒已經變得相對比較弱,也就是「毒力」在下降,引發的重症和死亡案例,比例上接近一般的流感。
中國很有人氣的張文宏醫生,最近在一篇文章上就引用香港和英國的數據,向中國民眾傳遞一個重要的常識:
新冠病毒未必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張文宏醫生:新冠病毒未必有想像中那麼可怕。(網際網路)
張醫生說,在香港,死亡率方面,接種兩針人士為0.09%,而在英國,新冠病毒致死性已經低於流感,僅為0.03%,重症率也不斷下降。
基於此,他說:
「對於這個病毒,消除恐懼是我們必須走出的第一步。」
當多數國家紛紛放寬防疫措施,英國還即將全面解禁,中國仍舊採取「清零政策」,嚴防死守的那套還一再被派上用場,雖然近日來稍有放寬的跡象。
人們已在談論: 中國會不會成了最後一個開放邊境的大國?這對它的經濟和國際聲譽會有什麼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