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差異化防疫管理措施實施的首個周末,未接種疫苗的公眾不能堂食,平時較多年長人士聚集的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和珍珠坊熟食中心的客流顯著減少,更多人選擇打包,現場也有安全距離大使檢查食客是否遵守安全措施。
記者昨早(10月17日)走訪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和珍珠坊熟食中心,發現這兩座熟食中心的入口處都有工作人員,提醒公眾掃描SafeEntry後才能進入,公眾也都清楚要完成疫苗接種才能堂食。現場也有兩名安全距離大使在熟食中心各區域走動,確保食客在未進食時戴上口罩,且最多兩人一桌,保持安全距離。
據記者觀察,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和珍珠坊熟食中心只有約半數的座位滿座,多數食客選擇打包,約兩成的攤位沒有營業。受訪的攤販反映,今早的人潮與上個星期相比少了超過五成,生意自然也下跌了一些。
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著名勿洛水粿的劉姓攤販表示,該熟食中心的人潮與上個周末相比減少了一半,還好未接種疫苗的食客可以打包,生意才不至於受重挫。「自星期三起,未接種疫苗的公眾不能堂食後,這裡的人就更少了,也沒有那麼多老人家在這裡聚集。我們今天早上10點就賣完了,因為進的貨比較少,也有很多食客來打包。」
在該熟食中心打包的公眾羅傑勝(45歲,石油服務)說,現在社區病例居高不下,而且也不能多過兩人堂食,打包食物會比較方便。「打包回家還能與家人一起吃,也比較安全,減低被冠病傳染的風險。」
珍珠坊熟食中心的116燒臘攤販劉黎(56歲)也指出,這裡自疫情以後的人潮少了很多,攤位生意都是依靠老顧客光顧。「還好有熟客來打包,不然這裡冷清清,以前滿座的情況不再,我們也很無奈,希望情況會好轉。」
在達曼裕廊熟食中心幫忙父親打理攤位的的莊維喜(20歲)則說,相比上周,這周選擇外帶的食客的比例有所上調。即便如此,他指出,小販中心的人潮少了近20%。
在該熟食中心用餐的食客許國偉(32歲,魚販)今天剛好要到附近民眾俱樂部接種第三劑疫苗,所以順便來堂食。「我一般上會選擇打包,比較安全。」
本月9日起,接種追加劑的對象擴大至醫療人員與前線工作者,30歲及以上者也會陸續收到預約接種的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