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校友盧奕煌(James Loh)目前擔任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全球財務長。
他所在的戰略業務部是推動集團損益的重要部門。2014年,聯想收購IBM X86伺服器時,這個業務部門剛剛正式成立。當時,盧奕煌的任務是在24個月內讓這個部門在擁有可持續盈利業務能力方面成為全球前三。
作為財務長,盧奕煌要參與事業部所有財務事務以及公司的戰略討論。
校友簡介

James Loh|盧奕煌
聯想數據中心集團
副總裁兼全球財務長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工商管理BBA1995屆
財務長都要做什麼?
在聯想,盧奕煌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他要連續參加各類評估和會議。
對於盧奕煌來說,通常一天的工作是從對項目做長期的戰略審查開始的,比如分析探討戰略趨勢。其他的時間,他要參加一些相關會議,例如關於降低成本、解決客戶問題、探索新收益渠道等等。
每星期,盧奕煌還會見一下自己指導的職場後輩,討論並分享工作生活體驗。
「在指導他們的過程中,我其實也在向他們學習,了解他們作為00後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他認為,這對自己來說,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經歷。

香港團隊為盧奕煌慶生
在盧奕煌看來,一家科技企業的財務長不僅要關注財務和數字,還必須充分了解相關業務的情況,並且隨時待命。他會親臨現場,提供正確的解決方案,讓財務成為推動業務發展的有力幫手。
選擇學商科的動力
盧奕煌一直對投資和財務很有興趣,正因此,讀大學他選擇了學習商科。
他很早就有生意頭腦,年輕的時候,就和一些朋友做些買賣或易貨交易。「讓買賣雙方取得雙贏,並在總體上實現更好的結果能讓人感到滿足,這也促使我使從事商業和貿易。」他說。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工商管理課程內容廣泛且全面,尤其是信息系統相關的課程,讓很多學生了解到未來要如何充分應對一個技術驅動的世界。這些課程也為盧奕煌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聯想數據中心集團副總裁、全球財務長盧奕煌(右)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1995屆校友
提到大學,盧奕煌也有遺憾,覺得自己當年沒有選修太多會計課程。而後來,他的工作都是對會計專業相關的知識要求很高。
為了更高效地工作,盧奕煌在40歲時考取了註冊會計師(CPA)。
職場心得
盧奕煌談到,當年自己設想的職業路徑是希望進入銀行業發展,但沒想到做公司財務的工作機會出現的更早。1996年,他進入了IBM亞太總部,從財務、合規、定價等業務起步。
「當時我只是不想再等,就接受了這份工作。我倒沒有執著於某個特定行業。」盧奕煌說,其實很有必要體驗不同的業務,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對哪些工作感興趣。
初入職場,盧奕煌希望自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一名經理。因為在IBM,經理是核心決策者。
「這是很有聲望的職位,當然競爭也很激烈,你必須擁有較高水平才能贏得這一職位。」他回憶說,「我花了3年時間終於成為了IBM的經理。」
他也感慨,自己很幸運能獲得優秀前輩經理的栽培和指導。
晉升經理後,盧奕煌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那就是成為二線經理(相當於部門主管),八年後,他實現了這一目標。
在職業道路上,盧奕煌一直為自己訂立目標,向更高的方向邁進。與此同時,他從沒有停止學習。
他說,「每兩年,我都會和直屬上司討論新的問題。我很感謝IBM給了我輪崗機會,讓我有機會與全球服務部、渠道銷售部和定價部的同事一起工作。」
在部門之間輪崗,盧奕煌始終保持兩種心態——對新的工作內容持開放態度,並建立良好的聲譽。
幾年後,盧奕煌離開公司加入了英特爾。他想探索和發現IBM以外的世界。而不久後,又回到IBM,這一次,盧奕煌大膽嘗試了新部門。
「當我所在的部門被聯想收購時,我決定留下來,這一決定也得到了回報——我獲得了在各國輪崗的機會。」盧奕煌回憶說。
他想帶著家人一起體驗海外生活,同時也能讓自己開闊視野。他始終認為,體驗不同的工作文化和環境有利於走出舒適區。「關於體驗不同的文化,旅行當然也有幫助,但只有在當地生活,才能讓你有真正的了解和體會。」
加入聯想七年後,盧奕煌的工作重心從新加坡轉移到了北京,後來,他又被派駐到美國。雖然從小生長在擁有多元文化的新加坡,盧奕煌發現還是到海外工作生活期間,對不同地域的文化才能有更直觀的理解。

盧奕煌曾被派往聯想北京總部工作多年,圖為聯想北京總部大樓(資料圖片)
他提到,「中國人相對保守,注重等級,他們的文化重視建立關係和信任,因此理解他人的肢體語言很重要;而美國人則非常直接,例如,如果你在會議上不發言,就意味著你同意。」
所以,如果對不同國家的職場文化和風格不夠理解,工作很容易就會產生誤解。

盧奕煌與聯想團隊在北京慶祝春節
對個人的領導風格,盧奕煌總結說,「我的領導風格會根據業務的職能和階段而變化。如果業務運營得好,我就會更注重達成共識並培養扶持員工。而對於轉型業務,必須採用自上而下的領導方法。要能在混亂中給出方向,才能節約大量的爭論時間。」
他還指出,處理問題的風格和手段多種多樣,但只有激勵人心、自上而下地進行管理,並且有勇氣承認錯誤才是成為平易近人領導者的精髓。
關於職業選擇
盧奕煌認為,工作中與自己的上司保持溝通很重要。不止要保持經常溝通,還要目標一致,這些都對職業發展有所幫助。
他還提到,「等職場到了特定階段,有新人進公司,在培訓和指導新人的過程中,其實也是自己理清工作思路的過程。」
而對於無論是職場新人,還是具有一定經驗的中高層來說,「跳槽」是很多人會考慮的職業發展方式。但什麼時機選擇跳槽才是合適的?
在盧奕煌看來,對於機會不需要做太多的計算,而是要有在機會到來之時抓住它們的能力。
「有時候你可能對某個機會並不是特別感興趣,但我的建議是接受它,保持開放心態。」他分享道,自己當年遇到的一個「合適的」時機就是接受被派駐北京的提議,那時自己很清楚,如果想要開闊眼界就需要離開新加坡。

盧奕煌與聯想數據中心團隊在北卡羅來納州開展團建活動
在不同的科技企業從事多年財務管理工作,盧奕煌對這個領域以及人才的發展也有自己的觀察和體會。
他認為,對財務管理感興趣的人應當具備紮實的管理會計、商業案例、投資分析、財務比率等職業以及技術技能。最重要的是要精通數據,對數據有良好的感知能力。
他還提到,「在軟技能方面,你需要有敏銳的眼睛,善於發現細節、保持好奇心,並成為問題解決者。未來,金融工作將更多地轉變為運營角色,許多人將失去工作,我們現在已臨近轉折點。」
此外,從事科技行業多年的盧奕煌也認為,雲計算、5G和海量數據讓我們生活的時代充滿趣味。隨著人工智慧的出現,機器學習、報告和分析將由程序完成。因此,編程、具備進行機器學習所需的服務軟體(Saas)知識都是必要技能。
文章英文版原載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官網BizBeat
原文標題為Alumni Spotlight Stories: James L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