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季度新加坡經濟同比增長2.6%,從前三個月的4.1%增長放緩,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MTI)周五公布的預估(10月) 12)。
然而,該部門的估計高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近期季度調查中調查的私營部門經濟學家的估計。該專業預測調查上個月公布的估計新加坡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1%。
經季節性調整後的季度環比增長4.7%,與上一季度的1.2%相比有所增長。
新加坡製造業仍然是經濟的主要推動力,但7月至9月期間的增長率同比放緩至4.5%,低於上一季度的10.6%。
新加坡增長主要得益於電子,生物醫藥製造和運輸工程集群的產量擴張。
另一方面,新加坡服務業增長穩定在一年前的2.9%,主要來自金融和保險,商業服務以及批發和零售貿易部門。
由於新加坡公共部門建設活動疲軟,建築業繼續表現不佳,同比萎縮3.1%,延續上一季度4.2%的下滑。
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的預估估計數主要來自本季度前兩個月的數據 - 在本例中為7月和8月。MTI表示,它們的目的是作為本季度GDP增長的早期指標,並在有更全面的數據時進行修訂。
新加坡MTI將於11月發布新加坡第三季度經濟調查,其中包括各行業,增長來源,通脹,就業和生產率。
新加坡經濟學家表示,隨著去年增長突飛猛進後製造業活動逐漸減少,第三季度經濟增長預期放緩與預期一致。
事實上,新加坡服務業的增長,占經濟的三分之二,可能有助於彌補2018年剩餘時間的差距。
「事實是,由於全球需求周期通過黃金和庫存重新儲備,因此新加坡半導體業蓬勃發展的製造業從一開始就不可持續。新加坡瑞穗銀行(Mizuho Bank)經濟與戰略主管Vishnu Varathan先生表示,製造業看似急劇減速只是正常化。
「結果是,雖然隨著新加坡出口導致的高峰期逐漸消退,潛在的增長勢頭和化妝品仍然相對有彈性,但隨著全球貿易或金融衝擊的嚴重崩潰而增長將會不可避免地緩解,」他補充說。
與此同時,新加坡華僑銀行的財資研究和戰略負責人Selena Ling表示,由於服務業看起來將成為今年更強勁的增長引擎,她預計未來會出現「緩慢而穩定的增長軌跡」。
有鑒於此,凌女士已將其對新加坡經濟的全年增長預測從3%上調至3.3%,儘管她預計第四季度GDP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至2%。
在談到央行周五收緊貨幣政策的決定時,她補充道:「再次收緊貨幣政策的政策信心表明,全球電子產品周期的成熟以及製造業對增長的預期減弱以及美國 - 中國的貿易戰溢出效應和不確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考慮在內,並沒有促成2018年或2019年的增長參數的變化。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其最新的半年度政策聲明中表示,它將 「略微 」增加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S $ NEER)政策範圍的斜率,同時標誌著穩定的增長和更高的通脹預期。
不過,經濟學家警告稱,2019年的風險仍然存在。
例如,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持續的貿易摩擦可能「導致經濟活動突然萎縮」,儘管「仍然難以預測或量化」,Varathan先生表示,他預計當地經濟會看到全年明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略低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