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在活動中表示,衛生部正積極推動中醫與西醫的協同融合,並探索將部分中醫療法納入公共診所和醫院。他強調,中醫在預防護理方面的優勢,將使其成為健康SG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在新加坡擁有廣闊的發展潛力。這得益於兩國在地理、歷史和文化上的緊密聯繫,以及民眾對中醫的高度接受。目前,五分之一的新加坡居民會選擇中醫治療。政府希望藉助中醫吸引更多居民加入健康SG計劃。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0萬名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參與健康SG計劃,其中40至59歲群體占三分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對預防性保健的需求增加,中醫的獨特價值將進一步顯現。
在12月7日的國際中醫藥高層論壇上,中醫管理委員會主席張俰賓博士表示,中醫「治未病」的理念,通過預防措施減少疾病發生與發展,是其核心優勢。他認為,中醫將在慢性病管理和預防醫學中發揮更大作用。

張俰賓還提到,中醫管理委員會正在與衛生部合作,優化中醫師認證框架,甄選優秀中醫師,推動他們在公共衛生領域發揮更重要作用。他表示,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中醫的社會貢獻。
衛生部傳統與輔助醫藥部主任林詩暉教授指出,根據全國人口健康調查,約40%的受訪者曾為同一病症同時使用中西藥。這表明,中西醫結合的需求具有廣泛基礎。

林詩暉透露,衛生部計劃在預防保健和急症治療中謹慎引入中醫藥干預措施。未來一至三年內,經過認證的中醫師有望像家庭醫生一樣,為社區年長者提供慢性病管理建議。
與此同時,當局將檢討和改進中醫師及針灸師註冊資格考試,強化考試的臨床實用性。此外,中醫管理委員會計劃明年發布新版《中醫執業者道德準則及道德指導原則》,進一步提升行業標準。
中醫的加入標誌著新加坡醫療體系的進一步多元化。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加強預防保健的背景下,中醫將憑藉獨特優勢,為社會健康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