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新天津生態城成立15周年,兩國政府周四(12月7日)宣布,將把天津生態城打造成為低碳經濟增長的典範,並成為中國其他城市的樣本。綠色創新園的建設也將於今年在生態城市中心開工建設,周四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與中國副總理丁薛祥一起主持了奠基儀式。

圖源:中新天津生態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中新天津生態城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大合作項目,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間合作開發建設的生態城市。
天津生態城,知多少?

圖源:中新天津生態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在距離北京約兩個小時車程的天津濱海新區,有一個可能讓不少新加坡人感到眼熟的區域:這裡街道上綠意盎然,綠化面積高於中國城市平均值,還設有一座小型的魚尾獅模型,這是中國和新加坡第二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天津生態城。
中新天津生態城的建設始於2008年,當時兩國政府在天津濱海新區選定了一片鹽鹼荒地,以打造一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的城市為願景。在建設過程中,中新兩國政府積極探討和做出典型示範,高度重視可再生能源利用、綠色建築、水資源高效利用、垃圾有效回收及處理、低碳出行等多方面的綠色指標,
天津生態城總規劃面積為30平方公里,大約等於三個新加坡的盛港新鎮。經過15年的不懈努力,生態城已經從一片荒蕪的土地變成了一座高樓林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生態新城,生態城的綠化面積高於中國城市平均值,擁有超過15萬人的常住人口和3萬家企業,數碼經濟年營收超過400億元人民幣(75億新元)。
生態城借鑑了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參照鄰里中心和民眾俱樂部模式創建了四個集醫療、零售、餐飲等日常設施為一體的社區中心,為居民提供便利和舒適的生活環境。
生態城的綠色創新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鑑和參考,生態城已經與國內外多個城市開展了合作和交流,分享了生態城的經驗和做法,推動了綠色發展的理念和實踐的傳播和推廣。
中新天津生態城轉型新階段

圖源:交通信息部
今年是中新天津生態城成立15周年,也是中新兩國雙邊關係升級為「全方位、高質量、面向未來的夥伴關係」的一年,中新天津生態城將加強合作框架,項目將擴大到綠色增長、低碳生活、生態韌性、創新與人才發展和治理領域,將把生態城打造成為低碳經濟增長的典範,並成為中國其他城市的學習範本。
打造升級版「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
綠色創新園的建設,是天津生態城進入城市轉型的新階段。綠色創新園將占地約3萬平方公里,由綠色創新區、綠色企業區和綠色生活方式區組成,由中央活動帶連接。
綠色創新園將開發一座建築(目前被命名為Innova Green)及通往市中心的門戶,將尋求吸引高端商業服務,如專業的think-thanks,科技研發、數字經濟等領域的企業和機構入駐,它將利用各種綠色和低碳技術,並融入可持續設計理念,打造一個碳中和的智慧區,也為在天津及其他地區部署和擴展創新解決方案提供新的可能性。

圖源:海峽時報
綠色創新園的建設也將於今年在生態城市中心開工建設,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與中國副總理丁薛祥一起主持了奠基儀式,黃循財表示,綠色創新園將成為中新兩國在低碳創新領域的新平台,為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綠色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除了綠色創新園,兩國還將共同建設生態城,打造升級版「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這意味著生態城將在綠色發展方面提高標準和要求,成為高質量低碳經濟增長的典範,並成為中國及其他地區其他城市的樣板。
新加坡大學科創中心落戶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簡稱SUTD)將成為新加坡第一所在生態城設立研究與創新中心的高等學府,與合資公司、生態城管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來自中國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企業家和學生可以參與低碳創新的聯合研發項目、企業發展、教育和培訓以及人才交流,SUTD還推出了新的可持續建築環境本科課程,其中包括在天津和生態城的大學交流和實習。

圖源:雅虎
打造新中首個綠色數碼航運走廊
新加坡和天津還將打造一條綠色數碼航運走廊(Green and Digital Shipping Corridor,簡稱GDSC),這是連接兩國的首條航運走廊,該走廊將成為兩國試點和試驗數字解決方案、替代燃料和技術的試驗台,並促進人力資源發展,以支持新加坡和渤海地區間航運業的脫碳和數字化。
為了打造這條航運走廊,新加坡海事和港務局與天津市交通委員會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這是周四時候宣布的24份諒解備忘錄和協議之一。

圖源:雅虎
中新兩國達成15項新的合作成果
新中兩國就天津生態城達成的其他合作項目,包括,通過有關低碳發展的考察訪問和培訓計劃深化雙方官員聯繫、新加坡國家公園局和中國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啟動沉思景觀設計和康療花園新項目、以中新友好花園為「沙盒」開發策略,增強應對氣候變化韌性、淡馬錫理工學院同生態城投資開發公司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以接觸中國市場。
新加坡國家發展文告部表示,兩國還達成了15項新的合作成果,雙方制定了涵蓋綠色經濟、低碳生活、生態韌性、創新與人才培育,以及政策與治理體系的合作框架,以深化兩國公共部門、企業和學術界的夥伴關係,其中包括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紅和天津市市長張工在JSC會議上簽署的兩份諒解備忘錄。

新加坡和中國的雙邊關係在3月升級為「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這對兩國來說都是特殊的一年。
李智陞表示:「過去15年,新舉措將生態城的鹽田、貧瘠的土地和污染的水體改造成一個高度宜居的家園,為新加坡和中國在下一步合作中促進生態城的高質量綠色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鑒於氣候變化的挑戰,這也將使我們能夠共同抓住綠色和數字經濟的新機遇,為兩國人民帶來實際利益。」
中新天津生態城的成功,得益於兩國政府的高層引領和支持,以及兩國企業、機構和民眾的廣泛參與和合作,這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國際合作的典範,中新天津生態城是中新兩國友好合作的象徵,也是綠色發展的典範,在新的歷史時期,兩國將繼續攜手合作,為生態城的未來發展和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