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淡馬錫全資控股的新加坡能源公司(SP Group)近日宣布,計劃在中國廣東省建設總容量為240兆峰瓦(MWp)的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這一項目是目前該公司在中國的最大單筆投資,也是中新兩國近年來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的一項重要舉措。

新加坡能源9月5日發文告稱,該太陽能光伏項目位於惠東縣,是目前連接廣東省電網的最大型集中式太陽能項目,鋪設太陽能光伏板的面積達660英畝。預計在未來25年將產生75億千瓦時(kWh)的綠色電力,累計節省標煤92萬噸,減少碳排放達446萬噸。項目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面運行。
根據項目規劃,這一光伏項目將採用「農光互補」模式,結合農業生產與光伏發電。這種模式通過在農業用地上安裝光伏設備,有利於實現土地資源的綜合利用。一方面,光伏板可為農作物提供適度的遮陰,改善生長環境;另一方面,農作物的蒸騰作用有助於降低光伏設備的溫度,提高發電效率。項目預計將在廣東省多個地區展開,總投資額可能達到數十億元人民幣。這個新中能源項目的實施有望帶動當地就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並對優化能源結構產生積極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廣東地區的氣候條件是項目需要重點考量的因素之一。近日,隨著17級超級颱風「摩羯」(Yagi)的靠近,廣東沿海地區多地已分批施行停課、停工、停業、停園等措施。這是繼2014年超級颱風「威馬遜」(Typhoon)後,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颱風帶來的強風和暴雨不僅易對當地經濟活動構成挑戰,也會對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產生潛在影響。因此,這樣的極端天氣對光伏項目的設備穩定性和長期運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此次240兆峰瓦的項目,此前新加坡能源公司已在中國開展了一系列投資。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以1800萬元人民幣(約330萬新元)收購了一處75兆峰瓦的屋頂光伏資產。

圖源:中國江西水電
此次新加坡能源公司選擇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省投資,可能與該地區獨特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條件有關。廣東省是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近年來在推動能源轉型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該省通過大力發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不僅希望滿足自身經濟增長對能源的需求,還力求減少對外來能源的依賴。光伏發電的低碳屬性使其在當前全球氣候目標的背景下,具備較高的政策支持力度。
不僅如此,項目所選地惠州也是中國港珠澳大灣區建設項目的重要陣地之一,新能源集團中國區總裁鍾志明相信該項目能參與到大灣區的電力建設,幫助中國發展低碳農業。「我們有信心在惠州的這個公用事業規模項目,能滿足大灣區對綠色能源的需求,並為中國邁向低碳農業和基礎建設發展做出貢獻。」
近年來,隨著各國對清潔能源需求的增長,全球光伏市場的競爭逐步加劇。新加坡能源公司憑藉其技術和經驗積累,選擇在中國這樣一個具備廣闊市場潛力的國家進行大規模投資,可能是其謀求長期收益和戰略優勢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新加坡國內的能源政策也促使其企業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力度。新加坡作為一個資源有限的國家,近年來越來越依賴與周邊國家的能源合作。在這一背景下,該國能源企業不斷通過海外投資和跨國合作來拓展新能源市場。光伏發電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因其技術日益成熟且具有較高的可擴展性,受到了新加坡企業的廣泛關注。
此外,新加坡能源的投資並不僅限於中國市場。今年9月,印尼的一家供應商已獲得新加坡能源局的批准,計劃從印尼向新加坡出口太陽能電力。這一合作為新加坡國內的能源供應增加了新的渠道,豐富了該國的能源結構選擇。在東南亞區域,印尼和新加坡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潛力較大,未來或將帶動更多跨國新能源項目的開發。
新加坡能源公司的這些投資舉措與全球能源市場的變化密不可分。隨著全球範圍內對碳排放和環境保護的重視,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產國和消費國,在政策支持和市場規模方面為跨國企業提供了廣泛的機會。新加坡能源在此時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正是其對光伏市場的預期和市場布局的調整。隨著這些項目的逐步落實,這些合作或將對新中兩國及區域能源結構優化產生持續的影響,並為全球清潔能源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