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患者從峇淡島轉到本地後不治 隨行醫生面對行醫限制

圖:TODAY
冠病病患從印度尼西亞峇淡島轉介到本地接受治療,送到醫院40分鐘後就去世。隨行醫生被指多次失職,被令在18個月內不得提供醫療後送或醫療轉運服務。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這起事件發生在2021年6月7日。
涉事醫生Kong Sim Guan在峇淡島和丹那美拉渡輪碼頭,都沒有記錄67歲病患的生命體徵。在救護車載送病患前往陳篤生醫院前,他也沒有檢查病患的情況。
根據衛生部的評估,當時病患情況十分危急,本應移交給民防部隊。病患送抵陳篤生醫院和國家傳染病中心不久後逝世。
新加坡醫藥理事會委任的臨時停業令委員前天(11日)發布裁決,詳細說明涉事醫生存在的失職行為。
缺乏必要設備 無法監測病患情況
Kong Sim Guan當時是一家私人救護車運營公司的臨床總監。他之前是一名精神科醫生,也是位於百麗宮醫療中心一家美容診所Clinique Suisse的執業醫生。
原本退休的他是出於「友誼」而出面提供緊急醫療服務。他表示,事發當天,他穿戴了全套的個人防護配備,但只攜帶了聽診器、口罩和兩個氧氣瓶等醫療設備,卻忘記攜帶脈搏血氧計或血壓計等基本監測設備。
他在前往峇淡島渡輪碼頭的途中被告知病患患有癌症和心臟疾病。病患因呼吸困難,必須在當地醫院讓病情穩定下來,所以延遲到達渡輪碼頭。
當Kong Sim Guan接手時,由於缺乏必要設備,他無法監測或記錄病患的脈搏、血壓或血氧飽和度等情況。他觀察到病患在渡輪上「表情痛苦」,但他沒有檢查病患情況,到達丹那美拉碼頭後也沒有記錄病患的生命體徵。
病患送到醫院40分鐘後去世
Kong Sim Guan也沒有向準備將病患送往醫院的救護人員表明自己是醫生。他說,救護人員請他坐在前面,車廂則只有這名救護人員和病患。
臨時停業令委員會指出,他明知自己是在轉運途中唯一符合資格擔任領導角色的人,但仍坐在救護車副駕駛座,既沒有監測病患情況,也沒有提供護理。病患在救護車內情況惡化,Kong Sim Guan也無法施予援手。
救護車在當天下午5點07分抵達醫院,病患已經沒有脈搏、呼吸或反應。經過30分鐘的心肺復甦後,病患在下午5點48分不治。
18個月行醫受限
衛生部在同月29日首次通報藥理會,指這名醫生在提供護理時存在疏忽。衛生部評估指醫生違反了藥理會道德準則和道德指南中的多項準則。
藥理會針對Kong Sim Guan作為唯一參與載送病患的醫生的行為存在若干疑慮,投訴委員會將此案移交給臨時停業令委員會。
投訴委員會將會決定是否將此案交由紀律審裁處進行正式調查,臨時停業令委員會不會針對指控是否屬實做出裁決,只是針對Kong Sim Guan制定行醫限制。
在這些限制下,他不得同意作為醫生為任何醫療後送或醫療運送任務提供醫療服務。這些任務包括緊急醫療運送服務,如救護車或醫療運輸車輛。
但如果他是距離病患最近的執業醫生,那麼他不被限制,可以立即施救,例如在病患心跳停止時進行心肺復甦術。
此外,他必須向醫理會通報他行醫或計劃行醫的所有地點,並將這些條件告知任何雇用他從事醫療工作的機構或人士。
限制從今年7月28日生效,為期18個月,或直至紀律處分程序結束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