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打算在減少碳排放量方面與馬來西亞加深合作,包括攜手落實雙邊碳捕集和封存項目,以及在未來進行碳信用交易。根據此前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新馬兩國會討論如何推進跨境碳捕集和封存項目,並探討兩國政府在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協定時應包含哪些要素。

圖源:FACEBOOK
新馬兩國擬合作開展碳減排項目
昨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分別與馬國經濟部長拉菲茲,以及天然資源及環境永續部長聶納茲米簽署了兩項相關的諒解備忘錄,並在黃循財總理和安華總理的見證下交換文件。
根據諒解備忘錄,新馬兩國會討論如何推進跨境碳捕集和封存項目,並探討兩國政府在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協定時應包含哪些要素。兩國也會共享最佳實踐方式、互換信息和推動由業界主導的研究項目。為此,雙方會各派代表成立聯合委員會,加速落實這項備忘錄。
據了解,碳捕集和封存是把工業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廢氣捕集起來,再運送至儲存地,不讓它釋放入大氣中,以減緩氣候變化。無論是對新加坡或碳儲存國來說,實現跨境碳捕集和封存項目都是有利的,因為這能為儲存國創造工作和吸引投資,同時推動區域去碳。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早前也與其他國家建立這方面的合作關係,如與澳大利亞探討把本地捕集的二氧化碳送往當地儲存;與日本合作協助區域國家更快採納碳捕集和封存技術。當前,新加坡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達到溫室氣體排放頂峰,接著在2030年把排放量減至每年6000萬公噸。
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新加坡近年來多管齊下,除了探索新技術外,也積極推動碳信用交易和進口可再生能源。通過簽署碳信用合作諒解備忘錄,新馬兩國希望最終能夠根據《巴黎協議》第六條簽訂具法律約束力的執行協定,以建立允許雙方轉讓經相應調整碳信用的雙邊框架,其中相應調整指的是避免碳信用重複計算的機制。
兩國總理堅定看好可再生能源前景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全球與新加坡有執行協定的國家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加納。在可再生能源進口方面,勝科電力上個月與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簽訂了為期兩年的供應協議,從馬國輸入50兆瓦附認證書的可再生能源。
自上個月啟動以來,新加坡至今進口的電量近2萬8000兆瓦時。這是本國首次進口附有可再生能源證書的清潔能源。新馬兩國也會合力制定一套具有公信力的框架,來驗證適用於跨境電力貿易的可再生能源證書。

圖源:FACEBOOK
而此前黃總理在訪問馬國時也強調,新加坡願意支持東協各國電網等優質項目,加強本區域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並希望這些項目在馬國的領導下能取得良好進展。
馬國總理安華則指出,相比於其他國家,新馬有各自的優勢,應該作為一個團隊開展合作,實現互助和優勢互補。雖然未來充滿不確定且難以預測,但至少我們可以採取足夠的措施,在國家層面、雙邊層面,以及更廣泛的東協層面,強化自身的實力。
兩國領導人在與東協其他領導人的交流中,也能感受到各方都有意識要加強東協作為區域力量的實力,以應對來自其他地區或集團的不可預測壓力,因此也希望能夠通過合作來實現共贏,而不是糾結於分歧和緊張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