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要讓健康人「以身試毒」?即將展開本地首個針對新冠病毒的「人體挑戰試驗」!
據了解本次試驗是有償的,參與者可獲得6000新報酬,有近4成受訪者表示願意參與!

圖源:早報
新加坡為啥要搞「人體挑戰試驗」? ??
前天,國立大學與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舉辦聯合研討會。
在會上,專業人士透露了更多關於「人體挑戰試驗」(human challenge studies)內容。

圖源:medicine.nus.edu.sg
01、為什麼要做「人體挑戰試驗」?
國家傳染病中心新加坡傳染病臨床醫學研究網絡主任Barnaby Young透露,本次主要是針對變種毒株德爾塔(Delta)的人體挑戰試驗。
目前,該項目已經獲得新加坡監管機構批准,國家傳染病中心有意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至四個月內展開試驗。

圖源:見水印
他還指出,亞洲有關人體挑戰試驗的案例不多,其中泰國曾針對瘧疾及血清陰性骨痛熱症有展開過試驗。
而此次新冠「人體試驗」則是本地第一個人體挑戰試驗。 該試驗能更好的了解發病機制,可幫助研發疫苗,以及探討現有疫苗是否有效等。
並且,此次試驗將為往後的研究打下基礎,有望在未來幫助鑑定不同疫苗的功效。
據國立大學公布的次研討會安排,會議在從早上9點開到下午1點,其中,上半場幾乎都是都是圍繞著道德倫理問題展開的。

圖源:medicine.nus.edu.sg
02、參與者可拿6千新酬金,是否構成不當引誘?
Barnaby Young還在會上透露,參加此次「人體挑戰試驗」的參與者可獲得一定數量的報酬。這個酬金設置是基於去年2月至8月期間的一項調研!
曾當任國家傳染病中心研究員的覃欣慧調查本地人對「人體挑戰試驗」的認識和態度。
612人受訪,大家的觀點如下:
·認同,占60%
·支持並且考慮參與,占37.6%
·擔心做完試驗會有後遺症,占87%
·有報酬可承擔風險,占90%

僅示意
以上是這次調研的重點內容,覃欣慧認為,報酬制度可能存有潛在的倫理問題。
一方面是,高報酬可能造成對參與者的不當引誘,另一方面,低報酬又有對參與者的剝削嫌疑。
因此,她認為,當局應該提高透明度,重新思考報酬框架或制定一套符合新加坡情況的指南。

示意圖
幾乎是所有的「人體挑戰試驗」過程,都會涉及道德倫理問題。這就要看當局對試驗如何設計了。
對此,生物醫學倫理學中心教授Jerry Menikoff指出,需要確保試驗者安全的不同條例、原則和指南,以及對研究進行審查的道德檢討委員會。
Barnaby Young教授則指出,參與者從預篩到出院後一年,可獲得大約6000新的報酬。

Barnaby Young教授
03、本地首次的試驗要怎麼進行?
這個挑戰試驗的學名叫做「受控人體感染試驗模型」(controlled human infection models)。
具體做法是,讓健康且成年的自願參與人,在受管控的環境里,接觸感染病原體。
Barnaby Young教授指出為了確保試驗安全,研究團隊將招募21歲至30歲之間已接種疫苗的成人,並會排除任何有病史的人或孕婦。(曾感染過新冠的人可以參加)

示意圖
經過一系列篩查後,參與者會入住國家傳染病中心的單人隔離病房,接觸Delta病毒,直到不具傳染性之後才出院。
並且,研究團隊會對參與者進行為期一年的後續跟進,以觀察變化。
也就是說,參與者出院一年後,此項試驗才算結束。參與者要經歷篩查到試驗,再到出院一年後,這期間的總報酬大概是6000新。

僅示意 圖源:海峽時報
總結
新加坡首次新冠「人體挑戰試驗」已經獲得批准,將於3-4個月後展開; 參與人可獲得6千新報酬 招募要求:21-30歲接種過疫苗的健康人士 其中,感染過新冠的人也可報名,但是有病史或孕婦不可報名 這個消息也是昨天才傳來的,目前得知消息的人還比較少,但消息靈通的網友已經在討論這件事。
04、網友們對新加坡首次試驗怎麼看?
有人認為,這就是拿命去拼6000新。


雖然這種「人體挑戰試驗」在本地是第一次,但是在英國、美國等地早就開展過了。
多國皆有「人體試驗」
人體挑戰試驗其實以後過很多先例,1796年8歲的詹姆斯·菲普斯接種了活的牛痘病毒,更是成為已知的「全球第一人」。

示意圖
去年,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還官宣:腦機接口獲准進行首次人體試驗!

圖源:Neuralink
很多人看到這個消息的人都驚訝了!啊?這是要給腦殼按接口,擰上螺絲嗎?
不過,目前這項試驗還沒有落實到「人體試驗」。

圖源:@四川觀察
再往前看,就是全球首個新冠相關的人體挑戰試驗。
在2020年,全球還處於新冠流行中,英國率先提出要搞新冠相關的「人體挑戰試驗」。
帝國理工的邱克讓博士則表示:要掌握病毒入侵後與人體免疫系統第一次「交戰」的情況,人體挑戰試驗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

英國新冠人體挑戰試驗負責人
2021年2月,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得到政府的資助並表示準備開展試驗。
舉辦方表示此項試驗將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中開展。並且參與者事後可獲得4500英鎊(約8434新)的經濟補償。
試驗的具體做法是,將新冠病毒滴入健康的志願者鼻腔之中,並將他們隔離14天,觀察其感染情況及免疫反應。如果志願者反應激烈還會給他們服用瑞德西韋進行治療。

圖源:bbc
其實有大部分美英科學家都很贊同這項試驗。
他們認為:實施「人體挑戰試驗」不僅可以測評疫苗效果,還有助於增進理解從感染髮展到疾病的相關機制。
為了能儘早研發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並上市,當時很多國家都開啟了「競賽模式」,更有170多名科學家聯名向美國申請,督促美國政府也要為「人體挑戰試驗」做準備。

疫苗上市流程 圖源:nytimes
當時,在面對「人體挑戰試驗」是否違反倫理這個問題,專業人士這麼看的↓
01、研究人員:特殊事件要特殊對待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指在《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發表評論文章說:
當特定病原體造成巨大的公共衛生威脅時,特別是在沒有特效療法和疫苗情況下,這類研究在倫理上可以接受。
它們可以加速和改進疫苗研發,通過試驗設計可以限制並減小受試者風險。

示意圖
02、世界衛生組織:須遵守8項倫理準則即可研究
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新冠病毒人體挑戰研究倫理可接受性的關鍵準則》中強調,必須按照「最高的科學和倫理」標準開展新冠疫苗「人體挑戰試驗」。
必須遵守8項倫理準則,確保受試者篩選標準能限制並最小化試驗風險,須經過獨立委員會審查以及履行嚴格的知情同意程序等。

新華網
目前,現在想要開展「人體挑戰試驗」,首先需要經過倫理審查,並且獲得批准才可以實施。
新加坡此次試驗,也經過了政府的審批才開始籌備中。
話說,椰友們怎麼看待人體試驗?如果是你,會考慮報名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