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緊密的外交穿梭,特朗普在2月8日宣布越南河內為會談地點,但會晤的框架和議題仍撲朔迷離。比根9日在與韓國外長康京會晤時透露,美國代表團3天的朝鮮之行確定了第二次朝美領導人會晤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但仍有「許多實際工作要做」。
特朗普總統19日稱,他在朝鮮無核化問題上「一點也不著急」,而他的表述更是讓人對第二次「金特會」取得任何實際成果的期望值降低,許多人甚至擔心本輪峰會可能會走上新加坡峰會的老路,「舞台意義高於實際」。
但隨著第二次「金特會」的逼近,雙方都意識到,河內會晤必須取得實際性突破。分析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說,特朗普需要一場外交勝利來鞏固自己在國內因「通俄門」調查和政府關門被削弱的政治資本;朝鮮領導人也清楚的明白,如果朝鮮不拿出更多在無核化方面的誠意,放鬆經濟制裁的希望將會變得微乎其微,「他向朝鮮全國展示的自立更生的經濟發展道路很可能將被封死。」
美國史丹福大學舒思深亞太研究中心朝鮮專家斯奈德(Daniel Sneider)對澎湃新聞表示,「由於外界對『金特會』普遍期待不高,他們必須要取得一些、哪怕是很小的實際進展才能繼續之後談判的可能性。朝鮮也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但他們不需要在會議前就把手中的牌亮出來,而是在會晤中摸清無核化的『價格』。」
斯奈德表示,從新加坡峰會的經驗來看,國務院的高級官員在會前試圖談判確定一份聯合協議,「(但)他們的努力被總統本人破壞了,」他說,「總統的談判和美國國家安全部門專業人士(領銜)的談判並非總是相互關聯的。」
有分析人士認為,即將到來的峰會上,朝美兩國可能會在雙方領導人首次會晤時所提建立「新關係」的目標上實現突破,例如互派聯絡官員,繼而互設相當於「准大使館」的聯絡辦事處,或簽署「終戰協議」;而美國也可能考慮放鬆一部分單方面制裁或提供更多雙邊援助,朝鮮可能公布其全部核武器和裂變材料的清單,承諾拆除寧邊設施。
八月談判一波三折,無論如何,「金特會2.0」即將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