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美食聚集地,必不可少地擁有著來自周圍大小國家的經典美食,沒錯,今天又是一個吃、吃、吃的下飯推文~
多元飲食文化的新加坡可以讓你在享受城市快節奏之餘找到自己喜歡的飲食風格,亦有清淡的口味,也有各式各樣滿足的辣椒,飯後還會有提升幸福感的甜點,這些都是你來新加坡所不能錯過的呦!
新加坡Laksa(叻沙)
推薦指數:





甜度:

辣度:



鹹度:


是否有海鮮:是

大家會覺得打眼一看像極了芝麻醬湯麵,或許就是再滴了些辣椒油,但這個東西確實跟芝麻醬沒有關係,反而是以椰漿為主。
正宗的新加坡加叻沙講究椰漿的鮮味、鮮蝦的甜味和自製辣椒油的辛辣味。湯頭是以咖哩湯汁混合椰漿,口味甜、咸、辣兼而有之,是最大特色。
吃法:
一般配以魚片,蝦肉,魚豆腐,米粉,辣椒醬食之,每一口將湯和面一起吃,再配一點魚豆腐,會覺得味道非常有生命力。
tips:
在選擇嘗試這份美食之前,需要跟大家提醒一下,會有部分朋友非常不適應這樣的口味,肥肉君覺得是因為熬出來的椰漿和蝦頭湯會有奇怪的腥味,但是對於愛吃的小夥伴,會覺得非常香,比如當我第一次吃就愛上了它的味道。
Ban Mian(板面)
推薦指數:



甜度:

辣度:

鹹度:


是否有海鮮:是
第一次看到Ban Mian以為是拌面,之後才發現完全是兩種東西。

板面出自福建,吉隆坡也有這樣的做法,一般配以海鮮湯煮麵,麵條本身有點像大陸的棍棍面(圓柱體樣式),但是比棍棍面還要細一些。
用熬好的海鮮湯湯頭煮麵,再煮一些魷魚、鮮蝦、魚片和青菜進去,湯濁蝦赤,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能做到其內面與湯以及其他食材口味的融合,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般會給上面淋撒一些小魚乾,會增加口感,但是如果吃不了海鮮腥味的朋友就不要加了。
CoCo 咖喱壹番屋
推薦指數:




甜度:


辣度:



鹹度:



是否有海鮮:否
日式咖喱飯。咖喱起源於印度,但是平時我們所使用的咖喱粉,在印度卻沒有。現在我們所說的「咖喱粉」是在英國研製而成的。

1926年,好侍食品開始在日本銷售粉末狀的咖喱粉。到了1960年,好侍食品開始銷售由咖喱粉、油脂、小麥粉、及其他成分組成的固體咖喱塊,從此,先將肉類、馬鈴薯、胡蘿蔔、洋蔥翻炒,再水煮後將咖喱塊添加進去的製作方法被普及推廣。
CoCo壹番屋菜品的特點是:標準菜單中設有在一般咖喱專門店所想像不了的75種以上的菜品,而且根據季節不同還推出應季的限定菜單。咖喱的量、辛辣度及副選菜可以自由選擇。
肥肉君覺得coco家的咖喱味道厚重,辛辣度低,在吃米飯的時候不會有咖喱和飯分開吃的感覺,curry的味道能很完美的配上米粒的香甜~
印度Prata拋餅
推薦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