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建交30周年,為什麼新加坡是東南亞與中國最後建交的國家

2020年10月04日   •   2萬次閱讀

為紀念新中建交30周年,我國總統哈莉瑪、總理李顯龍、副總理王瑞傑和外交部長維文醫生,分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韓正以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互致賀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新加坡總統哈莉瑪就中新建交30周年互致賀電。

習近平在賀電中強調,過去30年,面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中新兩國相互理解支持,與時俱進推進雙邊關係發展。兩國合作超越雙邊範疇,在地區和國際層面發揮示範效應。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各國面臨抗擊疫情和復甦經濟的雙重挑戰。我高度重視中新關係發展。中方願與新方共同努力,繼續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主線,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推動兩國關係取得更大發展,為地區和世界穩定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哈莉瑪在賀電中表示,新中關係30年來蓬勃發展,務實合作持續推進,人文紐帶日益密切。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兩國互施援手,共同促進經濟復甦、維護貿易暢通和供應鏈穩定,還開闢了許多新的合作領域。我堅信兩國關係將在下一個30年取得更大發展。同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互致賀電。李克強在賀電中表示,中方願同新方一道努力,以兩國建交30周年為契機,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化發展戰略對接,助力兩國及本地區戰勝挑戰,迎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

李顯龍在賀電中說,新中兩國多年來打造了強勁和互惠的關係,在地區和國際舞台上保持良好合作。新方願同中方共同鞏固維繫當今世界的國際多邊架構,推動兩國關係邁上更高水平。哈莉瑪在致習近平的賀電中表示,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與當時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早在上世紀70年代展開互訪,為兩國雙邊關係奠定了堅實基礎。哈莉瑪說,30年來兩國關係蓬勃發展,雙方人民交流密切,務實合作不斷深化,在蘇州、天津與重慶展開的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以及在廣州的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不斷取得良好進展。兩國合作還進一步擴大到智慧城市、金融、司法以及「一帶一路」等新領域。

做東南亞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1961年,在新加坡總人口中,華族占75.2%,馬來族占14%,印度族占8.4%,其他種族占2.4%,這樣的結構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如何處理好內部的族群關係,同時又與周邊國家搞好關係,這是新加坡建國之初需要謹慎處理好的問題。

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來時,李光耀曾掩面大哭。因為新加坡乃彈丸之地,沒有自然資源,甚至沒有水源,兵力空虛,國力不足,與馬來人分家,馬來西亞不會讓它好過。南面又有印尼覬覦它,有人形象地把新加坡所處的地緣環境比做「一頭猛虎(印度尼西亞) 和三隻狼狗(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 ,而新加坡只是一隻小貓」。正如李光耀所說,獨立後的新加坡是國際海洋中的一條小魚,在印尼、馬來西亞夾縫中求生存。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中國國內「文化大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東南亞國家都懼怕本國內部有共產主義背景的黨派與中國關係緊密,同時又因為華人華僑問題,對華人華僑的打壓愈演愈烈。而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這無疑引起了周邊國家的警惕與戒備,特別是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它們視新加坡為「第三個中國」。當時,印尼和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強國,來自這兩國的武力威脅和國內少數族裔所施加的壓力,使新加坡的國家安全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20世紀60至70年代,馬來西亞一直推行馬來人優先的政策,維護馬來人在政治、經濟和文教方面的特權,壓制排斥華人。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去的原因之一,就是馬華種族之間矛盾突出。而在新加坡周邊的其他國家,印度尼西亞蘇加諾政府把印尼公民分為原住民和非原住民,頒布了一系列維護原住民經濟、政治利益的法令,將華人的產業和華人善於從事的零售業重新掌握到政府手中。1965年「九三〇」事件後,以蘇哈托為首的軍人集團大規模迫害華僑,監禁和殺害了數以萬計的華僑,反華排華浪潮高漲。菲律賓則嚴厲限制華僑入籍和中國移民入境。越南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強迫華僑入籍,1978年公開排華,大規模驅趕華僑,造成幾十萬華僑難民。泰國針對華僑發動所謂的經濟總攻勢,通過各種立法限制華僑經濟活動;柬埔寨和寮國也曾一度追隨越南採取限制華僑華人的政策。

面對如此嚴峻的地緣政治格局和外交生態環境,新加坡在處理內政、外交事務時,格外地小心謹慎,步步為營。首先要平衡好國內族群的關係。為獲得國內各個族群的支持,構建穩定的國內局勢,新加坡首先要做的是安撫好馬來人,通過立法保障馬來人的諸多權利,馬來語被確定為官方語言,國歌用馬來語演唱,國旗也具有伊斯蘭的特徵。第一任國家元首優素福是一名馬來人,政府內閣成員也有多名馬來人。其次要跟周邊國家搞好關係,並得到大國的庇護。這就意味著,新加坡必須妥協於外部環境,以另外一種「一邊倒」的形式同鄰國和周邊國家搞好關係,從而贏得一個穩定的環境來建設自己的國家。新加坡曾是英國殖民地,獨立後選擇加入大英國協,國防安全由英國駐軍提供保護。在對外政策上,新加坡鮮明地反對共產主義,由此而快速融入到西方資本主義世界。

新加坡獨立之初,中國領導人就提出希望與之建立外交關係。但是,當時中國受到了西方的封鎖,再加上意識形態的不同,李光耀選擇在政治上迴避中國。新加坡聲稱,要做東南亞最後一個跟中國建交的國家。

20世紀70年代,中國打開了外交新局面,中新關係開啟了「偉人模式」。這一時期李光耀開始與新中國的領導人們互訪,為中新建交夯實了政治基礎。

1975年3月,應中國邀請,新加坡外長拉賈拉南訪華,出於對新加坡外交策略的尊重,周恩來總理並沒有提及建交一事,而拉賈拉南主動轉達了李光耀的意見,表示新加坡不能走在鄰國前面,新加坡要等到泰國、印尼與中國建交或復交後才能與中國正式建交。

1978年,中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對尚未建交的新加坡進行了首次訪問。據中國駐新加坡第一任大使張青回憶,鄧小平時任政府第一副總理,新加坡在接待中給予了高規格的禮遇。這次訪問中,李光耀向鄧小平詳細介紹了新加坡獨立之後的發展進程和經濟策略。經濟學家吳慶瑞作為副總理陪同鄧小平實地考察了新加坡裕廊鎮工業園區、港口、居民區。回國後,鄧小平即在當年12月召開的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

1990年7月,李鵬總理訪問印尼,簽署復交協議後,順訪新加坡。李光耀表示,「今年底我將卸任總理一職,希望今年10月訪華,會見中國新一任領導人。我衷心希望在此之前,無論如何也要完成兩國建交的歷史使命。」經過兩國的共同努力,中新建交談判在很短的幾個月內高效完成。1990年10月3日,中新兩國外長錢其琛與黃根成在聯合國總部簽署了建交聯合公報,宣布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李光耀終於在其總理任期的最後時刻,實現了這一重要的歷史任務。

今年冠病疫情帶來許多挑戰,但新中兩國各層級間仍保持密切聯繫,守望相助,哈莉瑪對此深受鼓舞。她深信在兩國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將雙邊關係推向更高水平,並期待與習近平再度會面。

李顯龍在致李克強的賀電中也提到,今年冠病疫情期間,兩國相互支援,並且找到新的合作領域,這是兩國多年來建立堅實和互惠互利夥伴關係的有力證明。

李顯龍還說,中國一直是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而新加坡自2013年以來便是中國最大的海外投資國。兩國人員往來也不斷擴大,單在2018年,新中往來旅客就超過400萬人次,是1990年建交時的40倍。

兩國在促進東協與中國關係,以及通過新中升級版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維護自由開放貿易體制方面,都有顯著的共同利益。李顯龍希望兩國共同加強多邊體制,推動新中雙邊夥伴關係更上一層樓。

評論:作為一個除中國以外,唯一一個華人為主的國家,新加坡作為一個人口效果,移民大國,不得不保持民族團結,甚至可以說在政策上有一些略微地偏向少數種族群體。這也是為什麼新加坡一直堅守非常中立的態度,甚至有些略微地偏離中國。這與在中國,對待外國友人的態度更為和善異曲同工。或許這就是華人的謙卑傳統吧。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666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