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社區病例維持在較低水平,開放邊境消息頻出,經濟走低與財政壓力的多重作用下。
這一次,新加坡真的要進入解封的第三階段。
10月5日,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說,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會在接下來幾個星期公布第三階段解封期的細節,包括推行第三階段解封措施的時間表、如何調整聚會人數和大型活動的限制等。
但是目前第三階段解封的路線圖已經浮出水面,這些細節與每個人有關。
於此同時,美國、歐洲、中東新冠已經疫情出現反彈,新加坡即將全面開放,如何控制風險?

01. 第三階段解封路線圖浮出水面
根據最新的消息,在10月6日的國會上,交通部長王乙康表示,為了重振樟宜航空樞紐,新加坡將開通更多綠色通道,同疫情風險較低的國家和地區商討開放邊境事宜。一旦在出發地通過病毒檢測,這些遊客將能在新加坡自由活動,無需接受隔離或遵守行程表。
王乙康強調,採取積極措施重振樟宜航空樞紐,是政府的首要考量。新加坡必須做好準備解除邊境管制措施。

目前,新加坡已經和馬來西亞、汶萊、中國、日本和韓國達成協議,開通綠色通道。
馬上要推出的綠色通道和此前的互惠綠色通道不同,因為它是針對一般旅客,而他們無需遵照指定行程,也不是商務或政府往來。
不過,政府也表示會限制每日旅客人數,並確保所有人遵守新冠病檢測程序。
「我們也會要求旅客在出發前申請航空通行證,讓我們能夠做好準備。如果疫情出現變化,那麼就會降低入境的旅客人數。」
不過王乙康也透露,未來不僅是疫情低風險地區的遊客,政府還會探討其他可行方案,讓那些對新加坡經濟很重要,但是傳染風險較高的國家旅客入境。不過,他們必須在酒店遵守14天居家通知,並且接受更嚴格和頻密的新冠檢測。
「我們可以將他們和社區隔開,密切監督他們在我國的行蹤。」

就在前一天,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10月5日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概述新加坡對抗冠狀病毒疾病的進展。
他說:「在對抗冠病的戰役中,新加坡目前處於穩定的位置,但我們必須保持警惕。在不確定的因素中,我們正在適應與病毒共存。

王瑞傑指出,政府已制定步驟,讓我國在下來幾個月,以安全的方式開放更多經濟和社交活動。
他說,為了安全邁入第三階段解封,政府表示將從冠病疫苗、病毒檢測、追蹤工作和安全措施四管齊下,確保新加坡處於抗疫的最有利位置。
首先,政府在努力爭取儘早獲安全有效疫苗。
王瑞傑指出,政府正在非常積極地努力確保新加坡能儘早獲得安全和有效的新冠疫苗。例如,新加坡初期就支持由世界衛生組織主導的「新冠疫苗全球獲取保障機制」計劃,並且與瑞士共同擔任「COVAX機制之友」的聯席主席。
王瑞傑說,政府也在考慮向一些製藥公司採購冠病疫苗,同時支持本地團隊研發疫苗和建立疫苗生產能力。

在病毒檢測方面,王瑞傑介紹,新加坡已大幅提高了採用聚合酶鏈反應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PCR)的檢測能力,並即將達成每天進行4萬次檢測的目標。當局也在評估新的檢測技術,這些技術侵入性較低,既可以更快地得出結果,也能讓新加坡在安全的情況下,更快恢復更多活動。
最後,迅速追蹤確診病例的接觸者和隔離感染者也是限制病毒傳播、重啟活動的關鍵。
新加坡政府從9月15日開始向500萬居民免費發放「合力追蹤」便攜防疫器,以協助政府更有效地進行新冠病例接觸追蹤工作。
這款設備的功能與同名手機應用相似,惹蘭勿剎和丹戎巴葛作為老年人較密集的地區,14日率先發放了這款用來記錄行蹤的防疫器。

居民只需出示身份證就可領取一個防疫器。工作人員會在防疫器上註明使用者的姓名,過程只需幾分鐘,方便快捷。
第一個領到設備的當地居民林德賢在受訪時表示,
「雖然我一直以來都用『合力追蹤』應用,但會擔心手機沒電。這個防疫器不僅方便攜帶,也是多一種保障。」
92歲的惹蘭勿剎居民李玉仙因為沒有智慧型手機,一直無法使用「合力追蹤」應用。14日領到設備的她說:
「即使我有智慧型手機,也不懂得怎樣安裝應用。而這個防疫器,只需帶在身上,就能一勞永逸。」
主管新加坡「智慧國」計劃的外交部長維文9月14日在發放現場表示,之前的「合力追蹤」手機應用並非適合每一個人,因此政府推出了便攜防疫器。他說,
「防疫器的設計非常簡單,製作費用也合理,每個不到10新幣,裡頭的電池可維持九個月至一年,攜帶方便。」

此前,新加坡政府已經公布了第一批第三階段將初步解封的領域。
9月23日,由於新加坡社區病例持續維持在低水平,新加坡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宣布將進一步恢復更多社會和商業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半數員工可回公司上班——9月28日起;
六歲以下兒童不強制戴口罩——9月28日起;
電影院獲准開放50%的座位,但不可超過150人——10月1日起;
婚禮賓客數可增至100人——10月3日起;
宗教集會人數上限放寬至100人——10月3日起
但是政府也提醒,如果可以的話,員工仍應儘可能在家辦公。因為允許更多員工回到工作場所上班,僱主其實承擔相當大的風險。
在最新的放寬措施計劃下,僱主須確保任何時候都不能有超過一半的員工在工作場所內,以及員工有至少一半的時間在家辦公,這樣的工作調動和安排難度高挑戰也大。
宗教活動雖然逐漸放寬,更不能有任何疏漏的地方,必須嚴格控制信徒人數,執行保持至少一米安全距離的管制方式。這涉及許多過去沒有的行政管理、場地規劃、安全措施安排等工作,為了防範病毒散播,現在均須設法逐一落實。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接下來也會讓部分宗教場所申請開放給多達250人,但同樣得設個別區塊。
這些宗教場所應先有能力安全開放給多達100名信眾,才能申請這項試驗計劃。換言之,將來參加宗教集會的人數一旦增加,可能出現人潮聚集的情況。
另外,從10月8日起澳洲、越南旅客入境新加坡將無需履行居家隔離。
這些旅客可從10月1日中午起,申請航空通行證(AirTravel Pass),並在10月8日後進入新加坡。申請者必須在入境前14天一直待在澳洲(不包括維多利亞州)或越南,抵境時只需在機場接受新冠檢測,如果結果呈陰性,便可直接在新加坡活動,無需履行居家通知。

新加坡民航局9月30日發文告說明,澳大利亞和越南有全面的公共衛生監測系統,也成功控制了新冠疫情,所以新加坡決定對這兩個國家開放。
「過去28天裡,越南沒有任何本土新冠病例,澳洲(不包括維多利亞州)本土病毒發病率則是每10萬人0.02起。因此,病毒從這些國家輸入本地的風險很低。」
截至到9月30日,新加坡民航局共批准331份入境新加坡的航空通行證申請,並已接待136名旅客,他們當中所有人在抵境時的新冠檢測結果皆呈陰性。
02. 為什麼要堅定推進解封?
因為新加坡政府正面臨最嚴峻的財政挑戰。
10月5日,在國會上王瑞傑稱,在新冠疫情的巨大衝擊下,新加坡政府正面臨最嚴峻的財政挑戰,現財年營運收入預計比年初的初步估計還低了16%。
王瑞傑表示所有類別的政府收入都出現下滑。例如,與今年年初初步估計相比,消費稅收入預計減少14%。他認為,新加坡政府收入在未來幾年將維持疲軟狀態,因為疫情對全球經濟持續帶來影響,新加坡經濟增長預計放緩。
於此同時,抗疫的這大半年來,新加坡政府已經撒出了巨額撥款。收入減少,支出劇增,兩相權衡,新加坡政府的財政壓力空前之大。

讓我們來大致梳理一下,從新加坡陷入疫情以來,政府已經一共發了多少錢?
在大頭的支出方面,新加坡政府先後一共推出了四輪抗疫預算案,可以說是把多年積攢的家底都拿了出來。
3月26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在國會發表2020年追加預算案聲明,宣布推出總值超過480億新元的援助措施,幫助國民度過疫情難關。
加上2月財政預算案聲明中撥出的64億新元,新加坡政府目前共撥出近550億新元幫助國民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這約等同於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的11%。
5月26日,為配合準備分階段重啟經濟,新加坡政府推出總值330億新元的財政援助措施,協助國民保住就業,提升技能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這是王瑞傑今年在國會宣布第四個抗疫預算案聲明。
至此,加上今年前3個抗疫預算案,新加坡政府推出的4個抗疫預算案總撥款額累計929億新元(約合4645億人民幣),約占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0%。
新加坡2020財政年的整體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至743億新元,占GDP的15.4%。
所以王瑞傑表示,新加坡經濟復甦的關鍵,在於世界其他國家如何妥善處理和應對新冠疫情,這包括他國在控制疫情方面是否有成效,以及在開放經濟方面所採取的政策是否成功。

03. 警惕疫情反彈
新加坡第三階段的解封看起來已經是勢在必行了,但於此同時,一定要警惕疫情的反彈。因為北半球的冬季正在到來,世界的其他地方,美國、歐洲、中東已經接連開始出現已經反彈,新加坡的外部條件並不容樂觀。
根據對美國各州新冠疫情趨勢進行的分析發現,過去兩周來,美國有33個州和波多黎各的新增確診病例都出現增長。目前,美國7天平均新增病例數已經是8月22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更何況按照此前包括安東尼·福奇教授在內的專家均警告,在美國單日新增病例仍然有4萬左右的情況下,秋冬季疫情防控難度只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