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出現稱為B.1.1.7的新變種冠病毒株,傳播力比原本的冠病毒株高出七成,導致倫敦過去一周的確診病例激增近一倍,引起全球關注。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宣布暫停同英國海陸空交通,世界衛生組織也敦促歐洲國家加強抗疫措施。

那麼對於這個變種毒株,我們目前的了解有多少呢?它是否會構成更大威脅導致疫苗失效?國人有必要為之驚慌嗎?zaobao.sg為你解答。
變種冠病毒株如何產生?
上海大學生命科學院感染免疫學專業研究員魏濱今年4月接受《解放日報》採訪時曾提到冠病毒株變異。他說,冠病病毒屬於核糖核酸(RNA)病毒,既是單鏈,又是大分子,這類RNA病毒從遺傳學性狀來說,「就是非常容易變異的」。
與皰疹、天花和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等DNA病毒相比,冠狀病毒、流感和麻疹等RNA病毒更容易發生變化和變異。
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今年2月刊登的一篇病毒變種報告也強調「變種是病毒生命周期的自然組成部分」,RNA病毒變種是「平淡無奇」的事。
「因為這些病毒使用本質上容易出錯的RNA聚合酶進行複製,所以它們的基因組在每個複製周期都會積累突變。此外,這些周期可能在幾小時發生,確保在單一感染的宿主體內產生不同的病毒群體。雖然這種驚人的突變能力推動了病毒的進化,但大多數突變對病毒功能的某些方面產生了負面影響,被自然選擇移除。」
何時發現?
英國公共衛生局指出,B.1.1.7變種冠病毒株於今年11月下旬在英國被發現。
英國官員在調查為什麼儘管採取防疫措施,肯特郡的冠病感染率沒有下降時,在英國東南部和倫敦發現了一個與冠狀病毒變種有關的快速傳播集群。
與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出現的冠狀病毒相比,英國變種病毒有23處突變、14個胺基酸變化和3種缺失。
使用遺傳證據的反向追蹤表明,這種病毒變體在今年9月浮現,直到11月中旬都在人群中以非常低的水平傳播。
B.1.1.7是否會構成更大威脅?
變種(Mutation)這個詞容易讓人聯想到令人恐懼的意料之外的反常變化。
上述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學術報告撰文科研人員認為,「變種是病毒生命周期的自然組成部分,很少會顯著影響疫情。」
不過B.1.1.7目前引起各方關注的主因是它高出七成的傳播力。
路透社12月21日的報道指出,這種新變種已迅速成為英國南部部分地區冠病病例的主要毒株,並與住院率的上升有關,尤其是在倫敦和鄰近的肯特郡。
雖然這種病毒9月份才首次出現在英國,但到了12月9日的那一周,倫敦已有62%的冠病病例由這種新變種引起,相比三周前的28%大幅上升。
世界衛生組織星期天也指出,英國以外有至少三個國家發現相關感染案例,丹麥有九起,荷蘭和澳大利亞分別有一起。義大利前日(21日)也報告一起從英國輸入的變種病例。
不過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麥可·瑞安(Mike Ryan)在前天的簡報中呼籲各國不必為變種病毒大感恐慌。
他表示,暫時未有證據顯示變種病毒加劇疾病嚴重性,冠病在不同時間點也曾出現疫情傳染率急升的現象,但最終都成功控制,強調現行措施的方向正確,只需稍作加強並維持。
與會的其他世衛官員也表示,雖然英國數據顯示新變種冠病病毒更容易傳播,但與現有的其他冠病毒株相比,沒有證據表明新變種冠病病毒會進一步加劇患者病情或更具致命性。
世衛官員說,迄今為止,冠病的病毒變異要比流行性感冒慢得多,而英國的新變種冠病病毒仍比其他傳染病如腮腺炎的傳染性低得多。
現有疫苗能否對它起到防護作用?
世衛官員表示,已研發的冠病疫苗應該能夠應對新變種冠病病毒,但他們仍在繼續調查以確保萬無一失。
英國軍方的化武實驗室也正著手研究B.1.1.7會否影響mRNA疫苗的防疫效力,預計結果「近期就能明朗」。
B.1.1.7的變異幅度更為劇烈,特別在「刺突蛋白」更為明顯。當前已投入使用的輝瑞與莫德納兩大主力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都是「教導人體辨識新型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來產生抗體,因此B.1.1.7會否影響疫苗的防疫功效,引起各方關注。
不過,人體免疫系統也會學習對抗病毒突刺的不同部位,因此衛生官員相信冠狀病毒疫苗仍然對變異毒株有效,因為病毒變異與疫苗之間的類似對抗,其實也一直存在於流感疫苗之中。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病毒的古普塔博士周一受訪時也表示,對現有疫苗預防變種毒株是有信心的。
他說:「這是因為在基因層面上,新毒株很可能與之前的毒株非常相似,我不認為這些基因層面的微小變化……會在短期內影響疫苗的效能。」
各國採取的防護措施
英國發現冠病變種病毒株後,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及地區禁止英國航班入境。
法國自星期天午夜起禁止所有來自英國的旅客入境48小時,禁令涵蓋貨運在內的陸路、空路、海路和鐵路交通。
德國、義大利和荷蘭也暫停來自英國的航班;愛爾蘭對來自英國的航班和渡輪實施限制;比利時不讓來自英國的航班和列車入境至少48小時。
香港也從即日(22日)起禁止英國載客航班抵港,所有過去14天曾於英國逗留逾兩小時的人,包括香港人,將禁止登上飛去香港的航班。
新加坡情況
國家公共衛生實驗室主任林擇彬副教授(20日)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透露,本土感染病例和來自英國的境外輸入病例體內暫時都沒有發現新的變種毒株。
衛生部昨天下午發文告宣布收緊對英國的邊境管制。過去14天曾到過英國的長期准證持有者和短期訪客,將禁止入境新加坡或在我國轉機。禁令從(23日)晚上11時59分起生效。上述限制也適用於事先獲得批准進入新加坡的人士。
從英國返新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則必須在抵新後接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並履行14天的居家通知。
文告指出,儘管變異病毒株被指更具傳染性,但尚無足夠證據確定該病毒株是否會影響疾病的嚴重程度、抗體反應或疫苗功效。
英國當局正就這些方面進行調查,我國衛生部將隨著新數據出現,再進行評估,並相應地檢討邊境措施。
記者:葉俊穎
圖:張進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