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立新加坡信託公司及申領信託牌照

2020年12月23日   •   2萬次閱讀

愛慕斯指出,新加坡完善的金融體制是眾多金融機構、信託公司等近年來致力於向新加坡金管局申請金融牌照的重要原因。

一、新加坡信託的法律依據和監管機構

新加坡信託依據《新加坡受託人法案》(Trustees Act, TA),由新加坡法律部管理。另外,新加坡還頒布了《信託公司法》(Trust Company Act, TCA),以規範受託人(信託服務公司)。

受託人由新加坡金管局MAS直接監管,信託牌照由MAS直接頒發。

二、誰需要申請信託牌照

根據信託公司法,從事以下業務的人士或公司需要申領信託牌照,除非被豁免:

(a)提供與明示信託(Express Trust)設立有關的服務;

(b)作為明示信託的受託人;

(c)安排人選擔任明示信託的受託人,或提供與明示信託有關的信託管理服務。

三、准入標準

1、公司法律實體要求

信託業務牌照只會發給以下公司:

(a)根據《公司法》成立的新加坡公司;或

(b)在新加坡從事業務的外國公司(信託業務申請人必須要設立一個在新加坡的實體機構)。

2、最低資本及適用的財務要求

只有當申請人的實繳資本或合格資產(視情況而定)最低需達到 25萬新元,才會獲發信託業務執照。在持續此基礎之上,公司應保持所需的最低資產凈值或合格資產,以及與公司信託有任務的風險水平相稱的專業責任保險。

3、常駐經理

該規例第8條規定持牌信託公司最少須有兩名常駐經理。

所有常駐經理必須具備可接受的高等學歷或專業資格。至少一名常駐經理必須至少有5年相關工作經驗。所有其他常駐經理必須至少有3年相關工作經驗。

4、能力和完整性

此外,申請人亦須符合下列規定:

(a)具備開展信託服務所需的能力和專業知識;和

(b)使MAS確信它將有效率、誠實和公平地履行其職責。

MAS在評估信託業務牌照申請時,會考慮以下因素:

申請人、股東、常駐經理和董事是否具有適當的專業資質;

申請人及其母公司或主要股東是否具有管理經驗和良好業績;

具備符合《信託公司條例》(TCR)的最低財務要求和專業責任保險要求的能力;

申請人的內部合規體系和申請流程是否健全;

商業模式/計劃,風險預測和管控。

四、專業責任保險(PII)

條例第14條規定持牌信託公司須擁有足夠的獨立非混合專業責任保險。

專業責任保險必須涵蓋因疏忽履行持牌信託公司的職責而引致的所有責任,並須與其業務的風險程度相稱。

符合以下情況,MAS將認為專業責任保險是足夠的:

(a) 年度專業責任保險最少

(i)100萬新元,或

(ii)信託業務營業額的2.5倍(上一年的營業額或,對於新業務,第一年預估營業額)

以較高者為準,並且

(b)免賠額為

(i)10,000新元,年度專業責任保險的年保費為1百萬新元,或

(ii)在任何其他情況下,不超過信託業務營業額的3%。

MAS承認各持牌信託公司的風險可能不同,而持牌信託公司的專業責任保險(PII)金額亦會相應變動。MAS也可能考慮其他可供選擇的PII形式,只要申請人認為該等PII不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但須滿足每種類型的PII所規定的條件。

五、責任書

申請人必須向其母公司索取一份責任書(以MAS指定的格式),除非申請人沒有公司母公司。

六、申請處理的時間

MAS預計,如果業務模式很簡單,申請人完全符合相關要求,申請資料完整而清晰,需要4個月不到的時間來審查和處理申請;對於更複雜的情況,如申請資料不完整或不準確,MAS將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審查。

請確保你的申請完整、正確並附有必要的支持文件。

七、持牌信託公司需繳納多少政府年費

4,000新幣/年

八、信託營業執照有效期

信託營業執照有效期至:

持證人停止從事信託業務,執照被MAS註銷。

該牌照由MAS根據《信託公司法》第10(2)條撤銷或暫時吊銷。

該牌照根據《信託公司法》第10(1)條失效。

凡持有信託業務執照從事信託業務的實體均列入《金融機構名單》,相應的,所有停止持有執照的實體將從金融機構目錄中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