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挖掘機的工人以後也能「居家辦公」?(CCTV面簿)
作者 張麗苹
紅螞蟻最近從窗口望出去,都會看到附近的建築工地在解封期第二階段復工後,無論天晴或下雨,工地上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工,到處都是客工們忙碌勞作的身影。

傳統建築工地。(張麗苹攝)
但是像建築行業如此人力密集的行業,日後或許也會漸漸演變成疫情期間那種工地里建築工人「無影無蹤」的景象,只有機械在默默施工。 日前,中國中央電視台在面簿上載的一組照片相當讓人震撼。

配合照片的英文文字寫道: 在中國河南省欒川縣的三道莊鉬礦,當地的建築工地去年起就開始嘗試將5G網絡技術結合到日常工作中。5G的高速加上短滯後時間,讓工地員工得以用它來遠程操作礦場的重型車輛和大型器械,精準度非常高。

這可不是在玩電腦遊戲或電子競技(e-sports),操作員是在遠程操作工地上的重型車輛。(CCTV面簿)

遠程操作挖掘機。(CCTV面簿)

工地上的重型機械的駕駛艙內空無一人,只有駕駛盤自行轉動。(CCTV面簿)

仔細看清楚哦,這些都是無人駕駛的重型卡車。(CCTV面簿)

工地上「人煙罕見」。(CCTV面簿)
華為今年4月也在官網上發表文章介紹說:5G技術應用在無人採礦設備,已逐步變成現實,這將能大大改善世界上最危險的工地之一:礦井的工業安全。
「智慧礦山的新時代,真的要來了。」
看來,5G網絡不僅僅只是改善了上網速度,這次在疫情期間相繼浮現的建築工地和製造業無法開工的問題、外籍客工來源減少的問題,或許都能藉由5G技術,出現新一輪產業革命。
明白這些,就能更好地了解大國之間圍繞著5G技術開打的貿易戰背後的那個金算盤。
有了這種技術,無人建築工地、無人環衛車日後都可能成為新常態。科幻電影里常見的「機械城市」真的離我們不遠了。細思極恐。
突然很懷念黑白老照片中那種一整條街左鄰右舍都相互認識、通過勞作換取收入,每份工作背後都帶點人情味(human touch)的日子。當機器取代了許多工作之後,「人」還能做些什麼?
我們下一代的世界,真有那麼值得期待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