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受爭議的《馬來紀年》
《馬來紀年》成書於15世紀,由柔佛王朝宰相編寫,是研究馬來歷史必讀的史籍。有關「新加坡拉王朝」 的事跡,雖然在中國史籍《島夷志略》和《明史》中也有出現,卻沒有一本像《馬來紀年》如此詳細記錄王朝的建立、統治及滅亡。
《馬來紀年》成書於15世紀,據說由一位柔佛王朝宰相編寫,記錄了馬來王統從蘇門答臘到淡馬錫與馬六甲的傳承。它在馬來文獻中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史記》,流傳廣泛及深遠,是研究馬來歷史必讀的古典文獻,更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不過,有學者認為,《馬來紀年》的記載不可盡信,因為當中包括了許多神話傳說及無法考證的歷史。《馬來紀年》的手稿曾流傳到柔佛王朝與霹靂王朝,後來被葡萄牙人帶到歐洲,如今有許多版本。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目前展出的是1896年英國傳教士謝拉北爾(W.S.Shellabear)的馬來譯本。國家圖書館則在去年底,從英國購得1840年代出版的《馬來紀年》原冊。這份原冊由馬來文豪文西阿都拉(Munsyi Abdullah)修訂。
各國強權政治角力 淡馬錫成必爭之地
1299年,桑尼拉烏他瑪發現了海島 「淡馬錫」,並創建了 「新加坡拉王朝」。當時正值馬來古王國室利佛逝(Srivijaya)末期,爪哇滿者伯夷王國(Majapahit)迅速崛起,暹羅素可泰(Sukhothai)王朝也企圖擴大在馬來群島的勢力範圍。
據14世紀的爪哇宮廷詩人記述,當時淡馬錫設在滿者伯夷的屬地之一,除了是區域內的貿易中心,也是區域政治勢力博弈的焦點,成了各國強權的必爭之地。

一個世紀 五任君王
室利帝利般那(Sri Tri Buana 1299 - 1347)
桑尼拉烏他瑪,1299年創建「新加坡拉王朝」,在位48年。滿者伯夷統治者拉惹蘇羅的小兒子,娶了廖內公主為妻。乘船到民丹島時途經淡馬錫,看見一頭全身赤色、黑頭白胸的異獸 「Singa」(梵語指「獅子」),而決定長住下來,並把島名改為 「Singapura」(「獅子城」)。
室利波兜迦毗迦羅摩(Sri Pikrama Wira 1347 - 1362)
桑尼拉烏他瑪的兒子,在位15年。拒絕向爪哇強國滿者伯夷(Majapahit)臣服。被惹怒的滿者伯夷國王動員一百艘戰船攻打新加坡拉,卻無功而返。這是新加坡拉王朝第一次受到外辱,也是新加坡拉和滿者伯夷的首次戰役。
室利羅摩毗迦羅摩(Sri Rana Wikerma 1362 - 1375)
二世王的兒子,在位13年。在他的統治下,新加坡拉成為爪哇的藩屬,並與蘇門答臘王國建交。重用土著海人,派出大力士峇當(Badang)與印尼吉寧國的勇士競技,峇當舉起了巨石,從福康寧山拋到新加坡河口。
室利摩哈拉惹(Sri Maharaja 1375 - 1392)
三世王的兒子,在位17年,曾兩次處死無辜百姓。一名蘇門答臘宗教師在王后面前展示法術,得到王后讚賞,卻被視為有損國王尊嚴,而被國王處死。一名男孩建議用芭蕉樹莖築成圍欄,抵禦劍魚的攻擊,國王卻因為忌才,下令處死男孩。
伊斯干達沙(Sri Sultan Iskandar Shah 1392 - 1398)
學術界存在兩種說法。《馬來紀年》:他是四世王的兒子,因為遭大臣背叛,讓滿者伯夷軍隊有機可乘。新加坡拉王朝滅亡後,逃亡到馬六甲,建立新政權。葡萄牙史籍:他是弒王篡位的巨港王子,因為殺了四世王而激怒了暹羅國王。暹國軍隊入侵新加坡拉,促使他流亡到馬六甲,建立新政權。
末代君王的神秘面紗
他,是新加坡拉王國的末代君王。不過,他究竟是四世王的兒子,還是弒王篡位的過路王子?他的名字是拜里米蘇拉(Parameswara),還是伊斯干達沙 (Iskandar Shah)?這兩個名字是否又是同一人?促使他逃亡到馬六甲的外來軍隊,究竟來自暹羅,還是滿者伯夷?直到今天,這些仍是學者爭論不休的未解謎團。
根據《馬來紀年》記載,新加坡拉的末代君王名叫伊斯干達沙 (Iskandar Shah),是新加坡拉四世王的兒子。伊斯干達沙娶了財政大臣的女兒,對她寵愛有加。這卻引起了其他王妃和宮女的妒忌,從中挑撥離間,在國王面前說她不貞。國王誤信讒言,在大庭廣眾下羞辱王妃,並將她處死。財政大臣為了報復,私下向滿者伯夷國王泄露國家情報,並偷偷打開城門,接應滿者伯夷軍隊進城。軍隊大開殺戮,造成新加坡拉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伊斯干達沙被迫逃亡到馬六甲,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馬六甲王國。
不過,有學者認為,《馬來紀年》的內容是為了鞏固馬六甲皇權的正統性,難免有失偏頗。同時期撰寫的葡萄牙史籍,反而更客觀可信,與中國史籍《明史》記錄也有相互呼應之處。葡萄牙人在1511年占領馬六甲後,對東南亞有較詳實的記述,包括大量關於東南亞港口貿易活動的書信和航海記錄,當中也提到了 「Cingapura」 (即 「獅子城 Singapura」)。
然而,這些文獻記載的內容卻與《馬來紀年》有所出入。根據葡萄牙史籍,新加坡拉的末代君王名叫拜里米蘇拉(Parameswara)。他原是來自蘇門答臘巨港的王子,為了躲避滿者伯夷的強權統治而逃離到淡馬錫,後來卻把收容他的新加坡拉四世王殺了,篡位稱王。
當時的新加坡拉是暹羅的藩屬,被激怒的暹羅國王為了報復,派遣暹國軍隊大舉入侵新加坡拉,促使拜里米蘇拉落荒而逃,到馬六甲建立新政權。有關新加坡拉末代君王的傳奇,眾說紛紜,但無可否認的是,新加坡拉王朝的滅亡,確實與外敵入侵有關,而新加坡拉的末代君王,的確成了馬六甲的開國君王。
從獅子城王朝到國際大都市
歷時約一世紀的新加坡拉王朝,是東南亞最古老的馬來王朝之一。王朝滅亡後,風光一時的新加坡歸於沉寂,一度成為無人問津的小漁村,更淪為海盜的淵藪。《馬來紀年》中的民間傳說雖然不可盡信,但它再再提醒著我們,在新加坡這個欣欣向榮的國際大都市背後,隱藏著一段富有神話色彩的歷史,等待著我們去發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