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人口密集、資源匱乏、經濟發達的國家,也是亞洲率先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之一。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新加坡如何保持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新加坡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在第八屆聖加侖研討會新加坡論壇上發表了主旨演講,分享了新加坡的經驗和策略。

聖加侖研討會是一個國際性的平台,旨在促進不同國家、文化和學科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探討當今世介面臨的重大挑戰和機遇,本屆聖加侖論壇的主題是「面對稀缺」(Confronting Scarcity)。
01 高附加值、技術驅動和高生產力的增長模式
陳詩龍醫生指出,新加坡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變化,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而勞動力的增長速度放緩。這意味著,新加坡不能再依靠人口增長來驅動經濟增長,而必須轉向高附加值、技術驅動和高生產力的增長模式。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加坡需要提高員工的素質,讓他們具備增長領域所需的技能,同時也要將他們更妥善地安排到經濟中更具生產力的領域裡。
陳詩龍醫生表示,政府的工作重點就是幫助本地人進入更具生產力、薪資也相應更高的增長領域,比如綠色與數碼科技,這些領域不僅能夠為新加坡帶來經濟效益,也能夠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02 世界一流的教育制度和培訓機會

陳詩龍醫生認為,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提高員工素質的基礎,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多年來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表現優異,也充分幫助學生做好踏入職場的準備。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中,有九成在畢業的六個月內找到工作。
除了學校教育,政府也為本地勞動隊伍提供培訓的機會,讓人們掌握增長領域所需的技能,陳詩龍醫生說:「政府充分認識到變革和顛覆的步伐在加快,因此勞動力的培訓不只是為了跟上步伐,也要儘可能領先變革一步。」
03 利用生成式AI,開拓商機和創新
陳詩龍醫生也指出,生成式人工智慧(AI)在過去一兩年呈指數級增長,本地勞動力應該為這個機遇做好準備,生成式AI能夠根據數據和規則生成新的內容,比如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這對於創造力和創新力的提升有著巨大的潛力。
生成式AI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營銷效果,比如根據客戶的喜好和行為生成個性化的廣告和推薦;生成式AI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比如根據設計要求生成優化的產品原型和模型。
陳詩龍醫生說,政府已經為人工智慧計劃投資了5億新幣(約25億人民幣),並且在新加坡建立了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為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了一個協作和創新的平台。政府也將支持本地企業和員工提升人工智慧的能力和素養,讓他們能夠充分利用生成式AI的機遇。
04 對頂級人才的開放和吸引

人才是全世界稀缺的資源,新加坡必須對頂級人才保持開放,吸引合適的外籍雇員,讓他們成為我國經濟的新支柱並推動商業轉型,也同本地人才互補。
陳詩龍醫生說,「企業跟在人才後面走,加強新加坡的全球人才樞紐地位,就能夠吸引增長領域中的高生產力企業入駐,為本地人創造更多更好的工作。新加坡將繼續優化移民政策,平衡本地人和外來人口的比例,確保新加坡的社會和諧和穩定。」
新加坡將繼續加強與國際夥伴,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的合作關係和數字連通,將推動區域的數字貿易協定,促進數據的自由流動和數字服務的互認,為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更多的便利和選擇。
05 面對稀缺,追求創新
陳詩龍醫生還談到了資源的稀缺和可持續的問題,尤其是能源的問題。他指出,新加坡目前通過進口天然氣滿足95%的發電需求,為了落實2050年之前凈零排放的承諾,我們必須探討替代能源。由於新加坡不具備水力、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條件,因此須要通過創新與合作,擴大能源的選擇,這包括採用氫能、氨氣、深層地熱等方式發電,以及打造東協電網等雙贏架構,幫助整個區域實現除碳化。
陳詩龍醫生也透露,新加坡正在對核能的安全進行研究,核安全研究已經在2017年8月啟動,承擔這項任務的是隸屬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新加坡核研究與安全所。
雖然新加坡不打算採用核能,但需要了解周邊國家可能採用核能的影響,一些距離新加坡不太遠的國家可能考慮採用核能,現在的小型核反應堆技術也比過去安全得多。
陳詩龍醫生說,聖加侖研討會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平台,能夠促進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年齡段的管理英才們的交流對話,並致力於保護和發展社會化的和自由的經濟秩序。新加坡將繼續與聖加侖研討會保持緊密聯繫,分享新加坡的經驗和觀點,也借鑑其他國家的做法和思路,共同應對當今世界所面臨的各種稀缺和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