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麼成功了,為何還是這麼怕輸?

2024年11月21日   •   2394次閱讀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11月12日在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戈德金講座發表的演講和答問,似乎是在給政治學的學生上了一堂課。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11月12日在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戈德金講座發表演講。(數碼發展及新聞部提供)

在美國政府眼中,新加坡還不是一個標準的民主國家,而新加坡在各方面的成功又是舉世有目共睹,可能連外星人也知道。就因為這樣,新加坡的成功之路是否能在其他國家翻版一直是個有趣的問題。

曾經在新加坡旅居十年,擔任過新加坡美國商會會長的赫欽斯在向李資政拋出問題時說,李資政在冠病疫情中展現的領導力令他印象深刻。那期間,他觀察到街上每個人都會認真聆聽李顯龍的電視發言。

疫情期間,新加坡人對生死感到恐懼,對未來發展失去信心。因此,人們都想從政治領導人包括當時的李顯龍總理和抗疫部長級委員會的部長的談話中找到積極的信息和方向感。

2020年3月12日,時任總理的李顯龍在疫情初期在電視上與新加坡人分享關於疫情的最新情況。(數碼發展及新聞部提供)

在這次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危機中,新加坡跟其他國家不同的一點是,政治領導人親自領軍,既聽取醫學專家的意見,也能從治國者的角度考慮眼前和長遠的問題。

在其他國家,政治領導人把抗疫工作完全交給了負責衛生事務的官員,近者如鄰國馬來西亞,疫情期間,天天面對社會大眾的是衛生總監,而當時的朝野政黨還在搞鬥爭,吵個不停。

遠如美國,當時的特朗普總統對疫情發表許多純屬個人意見的講話,不只拒絕戴口罩,也叫美國人無須戴口罩,還跟真正執行抗疫工作的衛生專家抬槓。

2020年6月,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在參觀冠病病毒檢測拭子的製造廠時拒絕戴口罩。(路透社)

國際的政治領袖和學者若要了解新加坡這個小國為何每次都能從危機中找到突破的機會,新加坡在冠病疫情期間的表現便是個值得專門研究的課題。

不是每個新加坡人都認為自己住在伊甸園

新加坡人不是被上帝特別照顧,一直都住在伊甸園的人種。

李資政說,新加坡要繼續處在「伊甸園」的境界,就得繼續擁有良好的政府,以及繼續推出良好的政策,不斷吸引新一代有才幹和奉獻精神的人才加入政府,確保人們得到妥善的照顧,同時要理解讓新加坡穩定與繁榮的現實因素,進而共同努力加以維護。

國務資政李顯龍(左)在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戈德金講座發表演說,並回答學院創始院長艾利森(右)和其他出席者的提問。(數碼發展及新聞部提供)

這些大道理,新加坡人早已經耳熟能詳,但是處於不同政治文化的人聽來也可能還是挺新鮮的。

在其他民主國家,先入為主的印象是,一個民主國家就必須經常換政府,不同政黨輪流「坐莊」,因為「權力傾向腐蝕,絕對的權力就傾向絕對的腐蝕」。

所以,新加坡一黨執政達一甲子(明年就是新加坡建國60周年),國家還不斷繁榮進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全球排在前五名內,這似乎是違反常理的奇蹟。

新加坡濱海公園一到周末就變得很熱鬧。(聯合早報)

新加坡國會內最大反對黨工人黨過去在大選期間,曾主張要趁社會還穩定和安全的時候,將選票投給反對黨「買保險」,打造另一個在行動黨衰敗時還能接手的政黨。李資政當時反駁,買保險是好事,但如果選擇了沒有誠信和業績的保險公司,等到要索賠時就會發現有問題。

大選又將來臨,工人黨也許還會繼續搬出這種「保險論」,一般人的心理也認為,要買保險也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新加坡的保險公司越來越多,現在連社會企業的全國職總英康保險(NTUC INCOME)也面對生存的挑戰。

執政的人民行動黨要繼續為人民提供有高度誠信、高度回報率的「保險」,就不能把人民的支持視為理所當然。因為,不是每個新加坡人都認為自己是住在伊甸園裡,所謂「久處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

所以,即使新加坡已經這麼成功,在國際上這麼受人羨慕,每逢大選來臨時,執政黨還是很怕輸。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8208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3762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