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意味著又到了處理個人所得稅的重要時刻,對很多初到新加坡的中國客戶來說,這可能是一件讓人感到頭疼的事情。特別是對於新加坡這樣一個商業繁榮、生活便利的國家來說,了解並正確處理個人所得稅是至關重要的。
本文將帶領大家深入了解2024年新加坡個人所得稅,包括稅收減免、稅收扣除、最新政策及成為新加坡稅務居民的方案等。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概述
先了解一下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的基本情況。 個人所得稅是新加坡政府主要的稅收之一,用於資助國家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根據2024年評估年度(YA2024),將根據納稅人在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所賺取的收入來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般而言,從新加坡境內獲得的收入,如果超過22,000新加坡元,或者您的自雇收入的凈利潤超過6,000新加坡元,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收入來源包括就業、貿易、業務、專業和職業以及租賃財產等。
01
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和納稅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季從每年3月1日開始,到4月18日結束。如果您選擇提交紙質稅表,則截止日期為4月15日,而選擇電子提交的納稅人截止期則到4月18日為止。
對於需要提交所得稅申報表的納稅人,需要確保在登錄myTax Portal之前準備好必要的文件,包括Singpass帳戶、僱主提供的IR8A表格(如果適用)、受撫養人的詳細資料以及其他收入來源的相關信息。

02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季從每年3月1日開始,到4月18日結束。如果您選擇提交紙質稅表,則截止日期為4月15日,而選擇電子提交的納稅人截止期則到4月18日為止。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稅率根據個人的納稅身份而定,主要分為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兩類。
居民個人包括以下情況:
居住在新加坡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除非他們有短暫的離開;
在新加坡居住或工作的外國人,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在上一個日曆年內至少停留183天;連續3年,在新加坡的停留時間總和不少於183天,即使第一年和/或第三年在新加坡的停留時間可能少於183天;
在新加坡就業時期橫跨2個日曆年,總逗留時間不少於183天,包括受僱前後實際在新加坡的時間(適用於新加坡的外籍雇員)。
非居民個人即不符合以上條件的納稅人。
稅率最新調整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採用超額累進位稅率。
從2024課稅年開始,居民個人所得稅稅率介於0%至24%之間(100萬新幣以上),而非居民的稅率介於15%至24%之間。
在2024課稅年開始,居民個人最高邊際稅率有所調整:個人應納稅所得32萬新幣以上至50萬新幣時,最高邊際稅率維持在22%;50萬新幣以上至100萬新幣時,最高邊際稅率從22%提高至23%;100萬新幣以上時,最高邊際稅率從22%提高至24%。
非居民個人的受僱所得適用15%的統一稅率或居民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中較高者。其他收入如租金、養老金等適用24%的稅率,但就業收入和預扣稅稅率徵稅的收入除外。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制度非常簡單和透明。政府通過漸進稅率來徵收個人所得稅,這意味著您的稅率會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逐漸增加。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的稅收減免
01 稅收減免
新加坡的稅收減免旨在鼓勵個人在特定方面做出積極的貢獻,並提供相應的獎勵和優惠。這些減免包括各種類型,如賺取收入、公積金、父母和課程費用等。
稅收減免有助於減少您繳納的所得稅金額。
根據新加坡財政部網站,各種類型的個人所得稅減免符合新加坡的社會目標,例如照顧年邁的父母和為退休儲蓄。例如,父母退稅是為了鼓勵新加坡孩子在婚後出生。其他減免還包括符合條件的子女減免、父母退稅和祖父母照顧者減免。
如果您有資格獲得某些減免,您將支付較少的所得稅,因為這些減免會從您的應課稅應稅收入中扣除。每名納稅人每課稅年度最多可申請80,000新的個人所得稅寬減。但是,請注意,您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獲得減免。
大前提:只有新加坡稅務居民才能申請稅收減免。
小前提:假如要獲得2024年父母減免的資格,您還必須在2023年滿足以下條件:
您已經贍養了您的受撫養人(父母、岳父母等);
您的受撫養人年滿55歲;
您的受撫養人在2023年的年收入不超過4,000新元;
您的受撫養人與您一起住在新加坡的同一家庭或新加坡的單獨家庭中,並且您為撫養他或她而花費了2,000新元或更多。
一些稅收減免不會預先填寫在稅務申報表中。但是,如果您在前幾年獲得了減免,那麼您仍然有資格繼續申請。
如果您是首次報稅,可以通過訪問go.gov.sg/taxreliefs來查看是否符合減免條件。

(圖源新加坡政府網站)
02 稅收扣除
除了稅收減免外,您還可以通過稅收扣除來降低您的稅單。
在新加坡,您可以採用各種扣除措施來降低您的稅單,包括商業和就業費用、租金費用和符合條件的捐款。
商業和就業費用:如果您有出租的房產,您可以申請僅因產生租金收入和在租賃期間而產生的租金費用的稅收減免。租金費用可能包括租賃期間產生的財產稅、火災保險支付的保費、租賃期間進行的維修以及物業維護成本。
捐款:可獲扣稅的捐款包括現金捐款、公共股份捐贈、向博物館捐贈文物等。但並非所有現金捐款都可以獲得稅收減免。
對於當地事業,只有向經批准的公共機構(IPC)或新加坡政府捐贈的現金才能獲得減免。您可以在慈善門戶網站charities.gov.sg上了解哪些組織已獲批准的IPC。

(圖源慈善門戶網站)
2024年財政預算案對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
在2024年財政預算案中,時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宣布,新加坡居民將獲得2023年所得的50%個人所得稅減免,最高限額為200新元。這一政策旨在幫助緩解生活成本上漲的壓力。
這項退稅政策將讓更多的納稅人受益,特別是那些收入較低或中等的家庭。通過減少個人所得稅負擔,政府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從而造福全體公民。

對比美國,新加坡個人所得稅收制度優勢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率是漸進式的,這意味著高收入者支付相對較高的稅率。此外,新加坡政府提供了多種稅收減免和優惠,以鼓勵社會發展和個人儲蓄。
例如,稅收減免和退稅政策非常慷慨,可以讓納稅人在減少稅收負擔的同時,享受更多的福利和優惠。
另外,新加坡實行屬地徵稅原則,這意味著納稅人只需要就在新加坡取得的收入繳納稅款,而海外所得通常無需納稅。

相比之下,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更為複雜。美國的稅收種類多且繁雜,包括地方稅、州稅和聯邦稅,有時甚至同一納稅人需要同時繳納多個稅種。
納稅人需要填寫多個表格來申報稅務,並且美國實行全球徵稅制度,意味著即便在其他國家交稅,美國綠卡持有者和公民仍需向美國申報全球範圍內的收入。
此外,美國的個稅起征點和稅率經常因通脹或經濟情況而微調,需要納稅人每年密切關注。
總的來說,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相對簡潔,稅率較低,並且採取了屬地徵稅的原則,這為納稅人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優惠。相比之下,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更為複雜,納稅人需要面對更多的稅種和規定,稅率和起征點也經常變化,給納稅人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如何成為新加坡的稅務居民
要成為新加坡的稅務居民,您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包括在新加坡居住和工作的時間要求等。
對於企業而言,如果一家公司的業務控制和管理髮生於新加坡境內,那麼在相應的納稅年度,該公司就會被認定為新加坡的稅務居民公司。
對於個人稅務居民,需要在新加坡居住三年,並且這三年內的大部分時間需要實際居住在新加坡。最好的情況是每年在新加坡至少居住 183 天。
個人也可以通過申請EP准證或創業准證成為新加坡的稅務居民,但也必須要達到新加坡停留時間標準。
綜合而言,獲得新加坡稅務居民身份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對於那些希望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的個人和企業來說,這將是一個值得投資的機會。
結語
通過深入了解新加坡個人所得稅制度,您可以輕鬆應對,並最大程度地優化您的稅務負擔。希望今天的指南能夠為您提供幫助,並讓您更加了解2024年新加坡個人所得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