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內稅務局(Inland Revenue Authority of Singapore 簡稱IRAS)在9月4日發布了2023財年年報,報告顯示新加坡的公司稅、個人所得稅以及消費稅收入均有所增加,但印花稅因房地產市場交易量的持續下滑而減少。

圖源:CNA
2022年,新加坡的經濟和名義工資均實現了強勁增長,這推動了該國稅收連續第三年創下新高。新加坡2023財年的稅收總額比上一財年增加了117億元,增幅達到17%,總額達到803億元,這一數字占到了政府總經常收入的77.6%,同時也是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的11.9%。
公司稅貢獻最大,個人所得稅及消費稅緊隨其後
在三大稅收來源中,公司稅、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由於新加坡去年企業盈利狀況良好,其公司稅收入增長了25.6%,達到290億元,占整體稅收的36.1%,較上一財年的33.7%有所上升,這一顯著的增長反映了新加坡經濟的復甦以及強勁需求的支撐,使得當地公司能夠將商業成本的上升轉嫁給最終消費者。

圖源:CNA
個人所得稅收入也因為工資水平的上升和納稅人數的增加而增加了20億元,達到175億元,占整體稅收的21.8%,比2022財年增長了12.8%。
消費稅收入因消費者支出的增加以及稅率的上調而增加了26億元,達到166億元,在整體稅收中排在第三位,占比為20.7%,與上一財年相比增長了18.1%;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的消費稅在2023年1月1日從7%上調至8%,2024年1月1日進一步上調至9%。
稅收增長凸顯本地商業市場活躍
新加坡稅收的增長,也側面反映了其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地位與繁榮。在2023年,新加坡共有70,402家公司成功註冊,這一數字相較於2022年的64,305家有所增長,增幅達到9%,另有超過7000家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了超過4200個運營機構。

圖源:FACEBOOK
展望2024財年,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預計,隨著商業環境的整體改善,新加坡稅收收入有望保持增長勢頭。她指出,新加坡近期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商業展望都有所提升,預計全年經濟增長將比去年的1.1%增加近一倍至2%。
林秀心也提到,今年預算案中宣布的公司稅和個人所得稅回扣將影響2024財年的財政收入增長,預計增長率為4%至5%,低於2023財年的17%。她還預測,隨著應對疫情的財政開支減少,2024財年有望恢復收支平衡。
新加坡吸引大批企業落地 創造更大營收
新加坡對當地公司的稅收政策提供了多種優惠措施,這為促進本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同時也吸引了大批外資企業落地,以新加坡為起點開拓國際市場。

圖源:FACEBOOK
先鋒企業優惠(PC)與發展與擴張優惠(DEI):這些優惠旨在鼓勵企業從事促進新加坡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經營活動。開展全球或地區總部管理活動的公司,協調和控制一組公司的業務活動也可以申請總部活動的PC或DEI。根據PC或DEI獲得批准的公司有資格獲得公司稅豁免或對符合條件的收入分別徵收5%或10%的優惠稅率,激勵期限一般為五年,根據實際情況可能會延長。
區域總部計劃(RHQ)/全球總部計劃(IHQ):這些計劃適用於在新加坡境內建立或註冊的、為其區域性的或全球性的公司網絡提供總部服務的企業。對於將實質性的總部職能放在新加坡,用以管理、協調和控制區域業務運營的企業,其總部業務收入可享受5%或10%的優惠稅率。
金融與財資中心(FTC)優惠:這一優惠旨在鼓勵企業提高財務管理能力,並將新加坡作為其開展戰略性金融和財資管理活動的基地。經批准的金融與財資中心(FTC)的公司有資格獲得稅務減免,經批准的FTC公司符合條件的所得收入的公司稅率為8%,經批准的FTC公司也有資格獲得預扣稅豁免利息支付。
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反映了新加坡政府對促進企業發展和吸引外資的重視,為企業提供了有利的經營環境,同時凸顯了新加坡營商環境的獨特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