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與公共擔保有限公司的區別

2021年01月01日   •   7353次閱讀

基金: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

慈善基金會(foundation),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例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機構。

2017年4月萊特幣基金會在其官方網站上表示該組織在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監管局所擔保的下正式成為非營利性公司。根據新加坡當地法律,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成立的「擔保有限公司」,其成員有義務向公司貢獻其資產。而據官網內完整公告顯示,該基金會成立的主要任務,就是在財務上對萊特幣開發團隊成員進行支持。

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在新加坡成立非盈利公司(Non-Profit Entity),那麼成立非盈利公司有什麼功能和作用呢?

成立非盈利組織(基金)的好處/目的:

1.合理避稅。

2.塑造企業公益形象。

3.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新加坡以穩定而健全的法律、金融環境著稱,在這裡註冊基金是安全與便捷的選擇。

新加坡非盈利組織 (NPO):新加坡的非營利組織是指一個主要目的為支持或參與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的活動,而不具任何商業利益的合法成立的組織。與盈利組織不同在於:非營利組織獲得的「利潤」被稱為盈餘,將被繼續保留作為其他活動的經費,而不在其成員中分配利潤。非營利組織通常被稱為「自願福利組織」(VWOs),新加坡法律規定可註冊的非盈利組織類型為:公共有限擔保公司(CLG),社團和慈善信託。

非營利性組織(基金)的特徵:

1.由具備受託資格人組成的受託董事會或管理委員會獨立管理運營;

2.獨立於政府之外;

3.為該組織以外的群體創造效益,通常為社會公益;

4.禁止組織內成員分享公司利潤;

5.只有在取得「慈善機構資格」後,才可獲得全額免稅。

新加坡非盈利組織(基金)種類:

1.公共擔保有限公司(Public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2.社團 (Society)

3.慈善信託 (Charitable Trust)

選擇適合您需求的非盈利組織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公司規模

2.潛在的法律責任

3.籌集資金方式

非盈利組織中的公共擔保有限公司的具體特性

公共擔保有限公司

公共擔保有限公司是三種形式中相較理想實用的組織形式,可作為獨立法人實體進行經營活動,而組織內成員只承擔有限責任。擔保有限公司通常從事非交易性慈善、宗教、科學或藝術活動。

擔保有限公司的特徵:

1.從事基於國家、公共利益的市場經營活動,例如推廣藝術和慈善。

2.公司沒有股本。

3.公司沒有股東, 只有公司成員,成員保證/承諾承擔公司清盤時所產生的所有負債綜合。

4.成立了一家新加坡擔保有限公司必須在其名稱中具備後綴「有限公司」。如果你想在你的組織的名稱中刪除註冊成立後,可向工商機關申請去除「有限公司」的字樣,但必須是在該公司不進行利潤分配的條件下。

5.根據法律規定,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獨立於公司成員以外的法人實體,擁有自己的權利。它可以起訴,或者被起訴,它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訂立合同,並能以自己的名義擁有財產。

成立擔保有限公司優點及缺點:

1.享有獨立法人權利。

2.成員僅承擔有限責任。

3.必須接受公開披露和法律控制

4.年度報告及合規要求包括審核要求都比較複雜,並不總是適合小團體。

5.公司成立通常需要求助於專業諮詢機構等。

稅務豁免:

公司資金收入來自於成員貢獻部分可獲得免稅,或如果有超過50%的總收入是來自公司成員且為成員的不可扣稅項目,同樣可以申請免徵所得稅; 獲取全額免稅需在公司註冊成立後申請成為慈善機構。

成立條件:

1.需要至少2名董事,2名成員,和具備資質的新加坡秘書。

2.至少1名本地董事,1名本地秘書。

3.需具備公司章程。

4.必須每年審核帳目。

5.必須召開年度大會。

6.必須向ACRA提交年度彙報。

新加坡擔保有限公司由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理局(ACRA)批准成立,受新加坡公司法監管。

免責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