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增2例確診患者
其中一名為1歲男嬰
新加坡今日新增2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病例。截至今午12時(2月17日),本地冠病確診病例增加至77起。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今日新增的2例確診病例中,其中一名1歲的新加坡籍男嬰;另一名為35歲本地男子,曾與確診的62歲星展銀行的男職員有過密切接觸。
該1歲男嬰本月9日從武漢乘搭酷航班機回新加坡,之後接受隔離,昨天(2月16日)確診,目前在竹腳婦幼醫院(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就診,情況穩定,目前男嬰的其他家人沒有確診史。
截至16日中午12時,新加坡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已達77例,其中有24人已康復出院。此外,危重病人的數量也從5人減少至4人,新加坡本地的感染群體數目仍維持在五個。
NTU 超市為學生、教職員工
提供1000包醫用口罩
NTU Prime的醫用口罩出售將從2020年2月18日下午6點開始,將以2.50$/包的價格出售1000包外科口罩,以先到先得的原則為每位客戶提供1包,售完為止,在購買時請出示學生證或職員證以供核實。

圖為NTU百美超市的通告
隨著全面復工潮的到來,目前中國的口罩產能已經全面恢復,那為什麼現在口罩還是如此的難求?
因為醫用口罩加工完畢後會有化學物質殘留,需要14天左右才能解析釋放。這個解析化學物質的時間差是導致醫院、市面上口罩仍然緊張的原因之一。
新加坡政府頒布新條例
「居家通告」
這一周伴隨著中國全面的「復工潮」,新加坡也面臨聚集性疫情大考。
隨著越來越多人從中國返回新加坡,政府因此從明晚(2月18日11時59分)起頒布新的隔離條例,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居家通告(Stay Home Notice)取代現有的缺席假,接到通告者居家隔離期間不得外出。
有哪些人會收到政府的居家通告:
在過去14天到過湖北以外中國地區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長期准證和工作證持有者將收到14天的居家通告。
在居家隔離期間,不得外出,違例者可面對重罰!

圖片來源:網絡
在2月9日,MOM取消了違反缺席假行為的4名員工,並在24小時內遣返了他們,永久的禁止了他們子新加坡工作。
溫馨提示:新的居家通告同樣具有法律約束力!千萬不要以身試險!
「登革熱」 卷席再來!
今年前六周新加坡的骨痛熱症病例已經到達2130例,此數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悉,骨痛熱症病毒分為四種血清型,第一和第二型病毒向來是新加坡骨痛熱症主導病毒類型。尤其是自2016年以來,第二型病毒(DenV-2)導致的骨痛熱症病例所占比例居多。但國家環境局發言人近日指出,今年1月的第三型病毒病例約占47%,高於第二型病毒的39%。
新加坡環境部表示,新加坡在過去的30年內都未曾出現過第三類病毒導致的骨痛熱症爆發的狀況,而或許正因為如此,所以大家對這一病毒的免疫力降低,造成了現在迅猛發展的態勢。

圖片來源:網絡
據了解,2019年全年新加坡收到報告的骨痛熱症病例為15998例,而2018年和2017年的數字則分別為3283例和2773例。骨痛熱症最為厲害的2013年新加坡共有22170例感染,其中八人死亡。
到目前為止,2020年沒有發生死亡事故。在2019年,有兩人死於登革熱。
ST調查結果顯示:
仍有35%仍會參加活動
市場研究公司Nexus Link進行的一項調查,對這裡的401戶家庭進行逐戶調查,代表新加坡的不同住所類型,年齡組,種族和性別分布,目的是了解公眾對病毒爆發的看法和反應。
儘管當局建議那些身體不適的人呆在家裡,但仍有34.9%的受訪者表示,即使他們出現了喉嚨痛或輕微咳嗽等症狀,他們仍將參加重要的活動,例如會議,婚禮或檢查。
該群體中很大一部分年齡較小,年齡在15至29歲之間的人中有62.5%表示會繼續參加該活動。
相比之下,30至49歲的人中只有35.2%,50歲及以上的人中只有27.1%表示會這樣做。
Nexus Link首席方法學家傑克·盧(Jack Loo)博士說:「如果狀況不佳,許多人仍會忽略政府的建議。他們的焦點應該放在似乎沒有感染病毒危險的年輕人群身上。」

人民沿著寶塔街在行走 來源:海峽時報
最後,有80.8%的人表示他們對政府應對病毒爆發的能力充滿信心。
盧博士說:「鑒於政府已採取廣泛措施遏制社區蔓延……新加坡人承認並讚賞為疫情做的工作,對政府表現出了更高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