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逃離新加坡」成了一種時尚
時不時就要拿出來嚷嚷
好像只有這樣
才顯得不那麼過時

離開新加坡
會有幾種原因?
有些人本來就是短暫停留
有些人在外力下不得不離開
有人是去尋找更寬廣的世界
少數人是放棄一切自主選擇離開
......
無論為什麼離開
我們都能夠感受到
這個年輕城市富有活動的「新陳代謝」
樟宜機場是全球
客流量最高的機場之一
每一分鐘都有人來
每一分鐘都有人走

那麼那些離開的人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呢?
故事一
我可不是趕時髦
「逃離新加坡」
來的第一天我就想走了
太特麼的熱了

而且自從我來
我爸媽就變成了「空巢老人」
成天都沒依沒靠的
一早我就打算畢業了之後
就回家孝敬我爸媽
哪兒好都沒家好
有媽的地方才是家
這個想法一直沒有變過
這個小島還是挺有魔性
呆久了就沒那麼排斥了
後來我就有了一幫朋友
有了我的親愛的
對於這個地方也越來越熟悉
每次回國反倒是不適應了
但是過客就是過客

從新加坡出租房裡面
不多的家什
還有老家房間不變的擺設
這個小細節就能看出來
哪裡才是我的家
現在我回來了
偶爾還是想念那些青春
但是青春在哪裡度過都會想念
新加坡只是個背景
從一開始
就是個短暫停留的地方
故事二
我是個特別能折騰的人
家裡是二線城市
出來之前我就沒打算回去
但是新加坡公司通知我說
結束運營的時候
我的簽證就面臨了立刻被取消
只剩下一個月白卡的命運

這一個月肯定是
找不到新的工作了
我狼狽的打包了所有的行李
一臉懵逼的回到了家鄉
回家了?結束了漂泊無依的生活?
那不能夠.....
我走了一條名為
北上廣的奮鬥路
回國之後我先去了北京
因為工作機會特別的多
一投一個準

然而沒過多久
我就被擁擠的地下鐵
一動不動的地上交通弄得心累
第二站我去了上海
魔都還是挺洋氣的
可惜我特別的土鱉啊
被大城市擊垮的我
又回到了家鄉
結果沒過多久
就開始抓心撓肝的
渾身瘙癢的想要離開

最後我來到深圳
終於紮根了下來
碧海藍天下的大漁村
終於讓我找到安身立命之處
也找到了跟我一起打漁的人
並且準備要個小漁民
一同開創我們的漁業!
我的故事結束了
就想告訴大家
在哪裡待著一點也不重要
沒有對的地方
只有不甘寂寞和平凡的心

故事三
我老婆是新加坡人
現在跟我在杭州生活
其實帶她來中國
是希望她能夠看看我成長的地方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
這邊的公司挖我過來給了
幾乎是新加坡成倍的薪水
在新加坡的時候
我和老婆養了一隻狗
在中國
我們還是養了一隻狗

其實包括一直在
新加坡長大的老婆
我們沒有特別大的不適應感
現在中國生活配套很好
而且也特別的方便
但是不同的是
我現在的工作很忙碌
老婆的工作也很忙
幾乎沒有什麼自己的時間了
但是漸漸地我們也很適應
反正最後都是要回去新加坡的
這是一次還不錯的體驗

故事四
最難拿的不是身份
而是永遠無法得到的歸屬感
這是一對PR夫婦跟我說的
挺不容易拿到了身份
但是一直以來都是
缺乏一種認同的情緒
最後,他們選擇了離開
不過也確實是有PR有回頭路
才能走的更加的毅然決然

至少有五年的時間
思考到底是走是留
在PR Renew之前
都可以放心大膽的體驗這個世界
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
走了一圈還回來
但是我記得臨走之前
他們對我說過的話
如果你覺得哪裡是不可取代的
那就錯了!
至少那一天
他們在暢想著未來無限美好
還有將來未知的可能性時
臉上流露的
都是愜意和美好

故事五
每次看到高校的排名
說新加坡高校亞洲第一,第二
我就想問的那世界呢
這個世界很大的
在新加坡學習成績好的那群人
還沒有拿到成績單
其實就已經在規劃了
是去美國學工程
還是去德國學醫學
去英國鍍一層金也好啊
反正一開始這些人
壓根就沒把那些
「亞洲第幾的高校」
當成一回事兒

那麼他們離開後的生活
是怎麼樣的呢?
我去翻翻FB給你們看看
紐約酒水半價的Happy Hour
喝到斷片喝到天亮
中央公園的野餐
馬不停蹄的社交活動
還有個哥們
第一次去體驗了蹦極
簡直是在挑戰在新家長的小心臟

這些人一出去特別容易撒歡
因為在新加坡憋得太久了
被怕輸家長定了太多的制度
什麼都講規矩
一下子出去了就像是
脫了韁的野馬
現在問他們想不想回來?
哪的等一下
等他們酒醒了我幫你問問

你是否也是
逃離新加坡大軍中的一員?
現在生活又過得怎麼樣
請移步留言區說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