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認為,美國社會經過此次總統大選的洗禮,撕裂程度比四年前更甚,兩極分化的選民陣營形同「國內冷戰」,嚴重阻礙美國在冠病疫情等重大議題上採取必要行動。換言之,無論誰入主白宮都將面臨巨大挑戰。

拜登的支持者開車駛過特朗普支持者,後者舉著「民主黨人痛恨美國人」的標語。(法新社)
尚達曼昨天在面簿發文,對鹿死誰手還未知的美國大選發表看法。他指出,四年前的總統大選已讓美國社會及政治分歧顯露無疑,今年的選舉進一步加深分裂。「互不信任以及把對方徹底妖魔化,幾乎在主導著美國每一個國家議題。」

新加坡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檔案照。(李健瑋攝)
這些分歧將嚴重阻礙美國政府和國會取得共識並採取必要行動,當中包括克服仍在肆虐的冠病疫情、支持經濟復甦和就業增長、解決貧富不均以及應對氣候危機。
尚達曼說:「換句話說,不信任和分歧,這種國內冷戰將阻礙美國採取必要的行動,讓人們團結起來,重建希望。這才是悲劇。」
但他也強調,「政治是可能的藝術」,民主黨參選人拜登在喬治亞州、亞利桑那州等長期傾向共和黨的「紅州」取得領先,說明在美國選民心目中,尋求團結的領導人仍具有一定吸引力。「如果大選的最終結果是拜登勝選,共和黨控制參議院,那麼拜登和參議院領袖為了國家利益尋求合作方式並非不可能。」

拜登11月7日在威爾明頓舉行勝選演講時比出勝利的手勢。(法新社)
貼文最後,尚達曼更附上美國知名音樂人保羅西蒙(Paul Simon)有感於越戰和水閘門事件的時代傷痕,創作於1970年代的《美國曲調》(American Tune)部分歌詞,作為對當今局勢的警示和期許。「這首歌抓住了一個時代的轉折……美國需要另一個轉折,一個團結和振奮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