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穎被指在台上表演進行期間,忙著和其他人握手寒暄,非常不尊重表演者及現場觀眾。(@Danielalexchia Instagam)
作者 李國豪
公眾人物,或俗稱的「大粒人」,出席自己不是主角的場合時,最好還是要懂得讀空氣,別在不對的時間點做不對的事,導致出現各種解讀,還給觀眾留下「喧賓奪主」的印象。
新加坡外交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近日捲入的一場「茶杯里的風波」就是一例。
她上周六(25日)出席在濱海藝術中心戶外舞台舉行的「地球一小時活動」時,被指在台上歌手表演期間入場,並且還大剌剌和第一排的一些觀眾握手寒暄後才就坐。
根據現場觀眾分享的視頻和照片,沈穎一干人握手寒暄的位置就在舞台前方,顯然對當時台上正在自彈自唱的本地年輕女歌手Benny's構成干擾。
加上這個戶外場地的表演舞台和觀眾席都設計得較低,部分觀眾的視野當時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遮擋,現場表演明顯失焦。
從視頻中也可看到,現場一些心生不滿的觀眾忍不住開聲怒斥,要求站著的人趕快坐下。
視頻上傳後,更引發輿論熱議,批評女部長這種舉動完全不尊重表演者。
據表演者Benny's所屬的唱片公司Panik Records創辦人指出,Benny's當時的確被台下發生的事影響了心情。
「這對她來說是蠻大的打擊。」

沈穎受邀出席「地球一小時活動」,但在表演期間入場,並在前排和其他人握手寒暄的舉動被批不尊重表演者。(沈穎臉書)
一名在場看演出的尹姓韓國留學生(24歲)則告訴《海峽時報》,沈穎入席時,伴隨的握手、寒暄和相機的快門聲及閃光燈造成了不少噪音。他當時的座位不巧就在他們隔壁。
「當時台上是安靜抒情的不插電演出,加上第一排座位離舞台很近,我很肯定這對所有人都造成了影響。」
他認為,這對表演者和觀眾非常不尊重。
主辦方稱沈穎入場時機是他們安排的
主辦方世界自然基金會新加坡及濱海藝術中心事後為沈穎緩頰。
主辦方發聲明稱,由於該戶外舞台是觀眾可隨時自由進出的場地,主辦單位的工作人員才會在表演期間引導沈穎入席。過程中,一些在場的觀眾起身和她打招呼。
聲明強調,他們無意對藝術家、表演者或觀眾不敬,並對造成的任何干擾表達歉意。
沈穎則澄清,她當時僅是聽從工作人員的引導入座,並和受引介的嘉賓打招呼。
她也說,入場的時間和方式對表演者和觀眾造成的不敬絕非她的本意,她在事件發酵後已和表演者聯繫上,並告訴對方「自己對事情演變至此感到抱歉」。
流程雖有欠妥當,難道不能不握手寒暄?
顯然的,對於主辦方和沈穎的解釋,大部分社交媒體上的網民並不買單。
綜合網上各方說法,主辦方安排這名女部長在錯誤時機入場,流程安排有欠妥當,是事實。但沈穎在錯誤時機繼續做出錯誤的舉動,也是事實。
首先,沈穎是在現場人員引導下,才會在干擾表演者的時間點入場,這是主辦方的疏失。
但沈穎在入座前沒有婉拒現場觀眾伸出來的手,依然與他們握手寒暄,這其實大可避免。
畢竟前方舞台還有個表演者在演出,基於禮貌也基於對台上表演者的尊重,讀得懂空氣的人應該都會「自動一點」。
安靜禮貌地對那些準備和自己握手寒暄的人示意,用眼神和手勢來轉告對方「表演還在進行,咱們先看演出吧」,就可避免繼續對台上表演者構成干擾,將半途進場的影響減至最低。
本地網紅Mr. Brown(KimMun Theodore Lee)就暗諷,這種不尊重場合的舉動,「連一個4歲小孩都不如」。
他在臉書發文指出,他的一名粉絲當時和4歲的女兒也在現場。
面對一行人進場引起的騷動,女孩問爸爸那個人為何不安靜就坐:
「一個小孩都會知道這很失禮,但當時前排的人,包括部長本人,卻沒意識到自己很失禮。」


再回看主辦方和沈穎針對此事的說法,重點似乎也都放在澄清事件始末,而非對當時的失禮舉動作最直接了當地道歉。
公開為干擾到演出而道歉,並真誠地表示雖然流程欠妥但自己也應該做得更好,或許才是更好的危機公關處理手法。
公眾人物是鎂光燈聚焦追蹤的目標,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解讀,若無法用熨帖的行為給予表演者該有的尊重,又要怎麼說服國人支持本地藝術文化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