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很多平台公布了IP屬地,之前在知乎上,有時候會針對一些國內的問題提出看法(肯定沒有說不好的,只是很中立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留言區也是一片烏煙瘴氣的,經常有人陰陽怪氣地說不勞新加坡人費心了種種。

說實話,我實在不明白,作為一個開放的平台,知乎上的人也不允許其他國家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嗎?這和國籍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很搞笑的,即使我是新加坡公民了,很多新加坡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依舊會把我當作「中國人」看待。
所以,在一些人眼中我是中國人,在另外一些人眼中我又是新加坡人?我到底是哪裡人?!
03 無法認可新加坡式防疫
來到新加坡第三天,我「成功」成為了一名小陽人。
都說新加坡防疫好,我也不是要比較,只是單純覺得進步空間還挺大的。
在這裡不需要做核酸,去很多地方也不需要掃碼了,但結果是最近新增病例不都是天天都一萬多例麼?

圖源:Business Times
別說什麼「大號流感」了,感染後的那幾天我身體可太不舒服了,腦子都燒糊塗了,喉嚨更是感覺被針扎了!
據說現在感染了一次後,過28天還會再感染。雖然是沒有了限制,但要想不二次感染還是得做好個人防護,還要看運氣......
這種防疫制度,也可以稱讚嗎?
種種例子在網上實在是太多,在新加坡生活,不是所有人都感覺那麼美妙。
生活習慣上的不適應,精神層面上的理解缺失,乃至中國和新加坡之間氣候的不同,都能成為來新加坡的中國人,想要「逃離」這裡的理由。
選擇入籍新加坡 這些優點讓人欣喜
不過,很多情況下,不是新加坡不夠好,只是新加坡沒辦法讓所有人適應和滿意。對於這些人來說,不適應往往會掩蓋掉新加坡的優點......
環境優美
無需多言,看看新加坡每天湛藍的天空,目視之處隨處可見的綠色,心情都會變好吧。

治安良好
全球排名什麼的都不重要。但是晚上在外面玩累了,坐著最後一班巴士再走回家,組屋和馬路上的燈光總讓人安心。

圖源:Flemming Bo Jensen
優質的雙語教育
很多人說這裡的教育兩頭都不著岸,但實際上,無論是和中國人交流,還是和歐美國家的人溝通,新加坡人都沒有太大問題。

圖源:SilverKris
公共運輸方便
地鐵線雖然不多,但再加上公共巴士,在新加坡一張EZ Link基本上去哪都行。

圖源:Hotels.com
公平的社會狀態
在新加坡,萬事不求人只求己,不需要照顧太多人情,人際關係也簡單。
甚至是公共指示牌,上面也有多種語言,出門不會抓瞎。

公民福利多
每年政府都會發一些錢給公民,今年的補助尤其多。
就算沒有政府補貼,新加坡護照這個隱性福利也很吸引人,免簽國家實在是太多了。

因為這些問題 快受不了新加坡了
拿PR時間太長
不透明的審核流程,經常等了一年結果悲劇。重新申請再等一年還是悲劇,時間白白浪費了。

買房租房都好貴
新加坡房價算便宜了,可是外國人買房稅太高了。就算拿了PR,依然有8%的稅......如果還想入公民,4、5年都過去了。
租房就更別提了,今年新加坡租房市場真的太火熱了,有時候定好去看房,臨出門中介一個簡訊說租出去了,讓人直接傻眼。

圖源:彭博社 買車太貴
房屋貴也就算了,在新加坡買車也不輕鬆。最新的擁車證已經破10萬新幣了,再加上車子本身的價格,一輛普普通通的汽車15萬新幣起步,這在國內都夠買BBA了。

圖源:Motorist.sg
工作機會太少
普通人想來新加坡工作,申請簽證也很難,特別是最近EP、SP薪水要求簡直已經漲破天際了。
在新加坡創業吧,面對的市場又太小了,成本高昂,利潤又相當微薄。

外國人不好入讀政府學校
不走AEIS,外國人進不了政府學校。現在政府學校學額卡得很緊,名校就更別想了。

新加坡是好,不然那麼多人,也不會一直心心念念要來這裡。
可新加坡,無法成為那個,讓所有人都滿意,心甘情願將這裡當作家園的地方。

圖源:Singapore Airline
就像錢鍾書筆下的「圍城」一樣,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離開。
人才走走留留,但總有一些人,是適合這裡的。
椰友們,你們屬於哪種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