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單身嗎?
統計數據顯示,新加坡不同年齡層的單身人士比率在過去十年都有所增加。
新加坡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去年25歲到29歲的單身男性居民比率高達81.6%,單身女性居民比率則有69%,都比十年前高。

這個區間段的男女比例差距比較大,約有11%,也就是說女性在25-29歲之間有伴侶或者結婚的人數比男性多。
而到了30歲到34歲這一年齡段差距很明顯的在縮小,單身男性居民比率達到41.9%,單身女性比率則是32.8%。也就是說有很大一部分人會在30歲之後找到伴侶。
有伴侶不代表是已婚狀態,那麼本地的已婚人數有多少呢?
根據數據顯示,去年已婚居民達58.8%,超過半數的本地居民是已婚狀態,但比2010年少了0.6個百分點。

當然這跟本地的人數增長速度也是有一定的關係。
數據顯示,在2010年到2020年之間,本地人口每年增長大約1.1%。

這是自新加坡獨立以來,年均增長率最低的十年,而且增幅還不到2000年到2010年的一半
新加坡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新加坡的總人口達到569萬,同十年前相比增加了61萬,增幅約一成。不過,如果同2019年比較,本地總人口去年少了0.3%。

這主要是因為本地非居民人數在疫情期間有所減少,引入的外籍工作人士也減少。在這同時,2010年到2020年之間,本地公民人口增加29萬到352萬。永久居民人數則保持平穩,約50萬人。非居民人口在十年內,增加大約33萬人到164萬人。
總體來看,新加坡公民的增長比率較高,非居民人口的增長步伐則放緩。其實也能看出來政府希望人口取得的增長還是以本地人為主。
在種族方面,華人占總人口的74.3%;馬來人占13.5%;印度人則占9%。在這同時,新加坡的人口持續老化,去年的年齡中位數達到41.5歲,比十年前的37.4歲高。

年滿65歲的居民占居民總人數的15.2%,比2010年的9%高。數據也顯示,在2010年,每100名20到64歲居民得奉養13.5名老年人。到了2020年,每100人得照顧23.4名老年人。
新加坡的人口老齡化趨勢有逐漸遞增的趨勢...

與之對應的則是出生率的降低。女性生育的孩子有所減少,而擁有較高學歷的女性生下的孩子比擁有較低學歷的女性少。
女性的教育程度越來越高,25歲到34歲之間的女性居民當中,高達90.2%完成中學後教育或擁有更高學歷,比同年齡層的男性居民的90%略高。

學歷越高,女性初次生育的年齡越晚,生育孩子的數量越少。
隨著單身的人士越多,也會涉及到房屋政策。目前單身人士可以購買二房式預購組屋,而35歲和以上的單身人士也可以購買任何房型的轉售組屋。不過,如果目前的人口趨勢持續下去,政府表示就會檢討政策以適應人口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