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調查發現,新加坡聽力診所為講華語的聽障者做言語聽測時,所使用的聽測字表中,15%至40%的單字可能是華人群體較不熟悉或少用的,並不能準確反應聽障者的言語識別能力。
言語聽測字表
言語聽測(speech audiometry)是一種評估言語辨識能力的聽力測試。聽力師(audiologist)會播出單字或詞彙,再由聽障者複述。聽力師藉此評估對方的言語感知能力,並且會結合其他聽力測試,診斷聽力受損的程度。
一個人是否有聽力問題,可通過幾種聽力測試來確診。目前,新加坡聽障患者接受最基本的檢測是純音聽測(pure tone audiometry)。聽力師一般在隔音室測試患者能否聽到不同音量和頻率的純音。
國大楊潞齡醫學院耳鼻喉部門聽力學博士生蘇婉賢的調查發現,新加坡一般聽力診所普遍採用源自中國的聽測字表,新加坡人不熟悉的單字介於15%至40%。
這意味著,即使新加坡人將這些單字錄製為聽測材料,也未必適用於本土。

圖片來源:國大楊潞齡醫學院
國大研究員正在開發的華語言語聽測材料,找本地華語口音的人念出單字,錄製標準化的聽測材料。
其他官方語言的言語聽測材料也面對類似狀況,即包含新加坡人不熟悉的字或詞,以及口音。國大研究員也已著手開發適用於新加坡的英語和馬來語聽測材料。
聽力問題後果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五年級學生 Benjamin Tan、四年級學生 Faye Ng、三年級學生 Nicole Tan 和二年級學生 Harris Song組成的團隊,在耳鼻喉科的 Loh Woei Shyang 教授和 Ng Li Shia 博士帶領下,研究發現聽力和視力喪失與死亡率之間存在聯繫。
在超過 120 萬人的 26 項重點項目觀察性研究中,患有聽力損失的人,總括性死亡率(all-cause)和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增加13%和28%。
患有聽力和視力損失的人,其總括性死亡率(all-cause)和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增加40%和80%。
與視力下降和其他長期慢性疾病相比,聽力損失並沒有受到重視和關注,因為家庭成員和患者自己更難以發現聽力逐漸的下降。

圖片來源:國大楊潞齡醫學院
通過研究,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團隊發現,在考慮到年齡、性別、社會經濟地位和生活習慣(如吸菸和飲酒)以及慢性病等因素後,患有聽力損失的人心血管死亡的速度更快。
醫生迫切需要更加重視聽力損失,並在發現聽力損失後立即予以糾正,因為它對長壽和健康老齡化有重大影響。
新加坡國大醫學院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簡稱NUH),建立於1985年6月24日,隸屬於新加坡國立健保集團(NHG),是一所綜合性的臨床教學醫院,也是新加坡唯一的大學醫院。
NUH共有內、外、婦、兒、口腔及頜面外科、整形纖維外科等21個科室,900餘張病床及3700多名員工。

圖片來源:新加坡國立大學
NUH是新加坡第一家重組醫院,也是最早在2004年9月獲得國際醫院評鑑聯合會品質認證的新加坡醫院。
在護理方面首先提出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並在其他醫院得到廣泛推廣;
在臟器移植方面NUH也占據了領先的地位,1990年成功地進行了新加坡醫療史上第一例肝臟移植手術。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的心血管科、消化和肝病科、外科、婦產科、腫瘤科、眼科和兒科在新加坡均有很強的實力。
其中,兒科門診與病房有五彩繽紛的兒童樂園,從而減少患兒對醫院的恐懼感,易於接受檢查和治療。
申請要求
學術要求:高考分數達到一本線以上,不同專業還有不同分數要求。符合基本入學條件並通過初審的申請者,還需要參加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入學面試,以確定入學資格。
語言要求:雅思6.5分以上(閱讀和寫作部分不能低於6.5);托福(PBT)不得低於580分,托福(IBT)不得低於9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