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作息,虛擬跑(Virtual Run)更成為了新常態下的跑步活動,甚至可以讓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士參與。由300人組成的Ysandal Malaysia馬來西亞團隊以累計12萬1218.92公里獲得新加坡環島挑戰賽的冠軍殊榮。
Ysandal Malaysia團隊由馬來西亞跑步愛好者組成,其隊長KP Tan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指出,團隊是在2018年成立,而這次該團隊是第三次參加虛擬跑活動。
這項名為「新加坡環島【團隊挑戰賽】」(Round Singapore Challenge,RSC)的挑戰賽在5月25日至6月23日進行,由馬來西亞運動科技創新企業BiiB和新加坡體育科技創新公司ELXR聯合舉辦,同時也開放給馬來西亞隊伍參加,營造一場跨國競賽。
KP Tan說,這次參與環島挑戰賽的團友遍布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紐西蘭和印尼,他們的年齡介於23歲至64歲,當中有約5人的年齡超過60歲。
「團友們每天大概都會跑大約2800公里,至於周末時大家可能就比較有時間,累計達大約5000公里。」
跟往屆不同的是,KP Tan和團友這次只能獨自一個人跑步,堅強的毅力是不斷向前跑的動力。他說,在疫情還未爆發前,幾乎每周都會和20名至30名朋友一起相約跑步。
參與虛擬跑仍不忘公益
除了呼籲團友參與虛擬跑,KP Tan也回饋社會為慈善獻一份力。他指出,在團隊完成6萬公里之後,每公里會捐贈0.10令吉。團隊虛擬跑最終記錄是12萬1218.92公里,因此已籌獲款項6121令吉(約1973新元)。KP Tan將該數額直接提至7000令吉(約2260新元),並將這筆款項捐給一名患有殘疾的嬰兒。
另外,在挑戰賽中為團隊供獻了1688.88公里的蒙偉民向《8視界新聞網》記者透露,自己每天早上和傍晚時分都環繞住家公寓樓下跑步和慢走。
「我一般在早上會在公寓樓下跑30至40公里,傍晚時就用走的方式(recovery walk)以完成20至30公里。」
現年50歲的蒙偉民,他的成績在團隊里的總績分高居榜首。他分享表示,主要歸功於低心率跑步,因此才能走得更加遠,足夠的休息時間和均衡的飲食也非常重要。
「一般上我中午會午睡兩個小時,多吃水果,太太會為我準備泡參枸杞紅棗水和涼茶之類的飲品,也必須補充維他命C。」
對蒙偉民來說,這場虛擬跑挑戰賽也超越了他生平中的記錄,因為平時每個月大約跑400公里,他也從中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
團隊中的「女將」陳慧妮在一個月內跑了1528.28公里,刷下了團隊中排行第二的記錄。她告訴《8視界新聞網》記者,在這段日子裡,自己除了工作吃飯睡覺等日常作息,其他的時間就專注於跑步。
「其實每天早上隊友之間都會相互鼓勵,跑步對我來說是種樂趣,而且跑步這項運動應該也算是最便宜的運動,只要一雙鞋就能開始運動了。」
在疫情嚴峻當下,陳慧妮都是獨自一人在外跑步,碰到馬來西亞行動管制令時,就暫時到母親家的公寓樓下跑步。
「我會選擇避開人群較多的地方,我知道住家附近那些地方的人潮較少。難免還是會害怕擔心,我在外面跑步結束後一定會戴上口罩。」

蒙偉民的成績在團隊總績分高居榜首。圖:受訪者提供

KP Tan將款項捐給一名患有殘疾的嬰兒。圖:受訪者提供

陳慧妮在一個月內跑了1528.28公里。圖:受訪者提供

Ysandal Malaysia隊長KP Tan。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