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航空公司一直在重組其業務,希望能為自己從疫情中的反彈鋪平道路。但最新的季度業績顯示,因為該地區最近爆發的疫情使行業前景黯淡,許多航空公司繼續錄得巨額虧損。

受影響較大的一家公司是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5月19日,該公司報道說,其在1-3月的季度凈虧損約為6.6億新元(約合人民幣31.87億元),這是其財政年度的最後一個季度,導致其年度凈虧損達到了42.7億新元(約合人民幣206.20億元)。
在截至3月的一年中,為抵禦疫情蔓延,全球實行了旅行限制,這導致該公司僅為59.6萬名乘客提供了服務,比一年前下降了98%。但在貨運方面,由於全球對醫療設備和電子商務運輸的高需求,該公司的貨運業務表現良好,貨運量比前一年僅下降39%。
在這一年,新加坡航空為45架飛機標記了總額為17億新元(約合人民幣82.09億元)的減值費用,並縮減其業務規模,以為復甦做準備。
但該公司的前景仍然不確定,特別是其許多關鍵市場,如印度、泰國和日本,目前都面臨著新冠病毒的捲土重來,而且亞洲的疫苗接種速度也較美國和歐洲慢。在正常情況下,新加坡航空公司飛往印度的13個城市,包括孟買和金奈。

本周早些時候,由於新加坡的新冠感染率的上升,新加坡和香港推遲了一個無檢疫的「旅行氣泡」計劃。而新加坡航空公司和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曾被安排運營這些航班。而且,新加坡還失去了定於8月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特別年會,這本來是一個有助於運輸和旅遊行業的大事件。
此外,新加坡最近的許多新增病例都與樟宜機場出現的一個集群有關,這導致了客運站的臨時關閉。
新加坡航空在一份聲明中說:「儘管我們大多數主要市場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接種工作,但全球航空業的前景仍不明晰。雖然一些國家的國內市場已經恢復,但國際航空旅行仍然受到嚴重限制,其恢復軌跡仍不清晰。」
該公司補充說,到下個月,他們的客運能力也僅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28%左右。
5月19日,新加坡航空還表示,它將通過可轉換債券額外籌集62億新元(約合人民幣299.40億元),以確保更高的流動性來應對疫情的影響。本月早些時候,該公司宣布,它已經通過出售和回租11架飛機籌集了約20億新元(約合人民幣96.58億元)。
一些亞洲主要航空公司已經發布了1-3月的財報,其中,大多數公司報告說,由於旅行需求低迷,它們繼續出現大額虧損,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全日空控股株式會社(ANA Holdings)和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的季度虧損都超過了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18億元)。
該地區的許多航空公司正在進行業務重組,如註銷舊飛機和縮減機隊規模。但是最新的季度業績表明,疫情的影響仍然是巨大的。
雖然中國經濟已經顯示出快速復甦,這應該有助於恢復國內旅遊需求,但航空公司仍然保持謹慎。
在上個月底提交給香港交易所的季度財務報告中,中國東方航空公司說:「疫情的全球形勢仍然存在很大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預計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經營業績仍可能受到疫情的不利影響。」中國南方航空在其報告中也有類似的警告。
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表示,根據日本國內疫苗接種推廣的預期進展、邊境重新開放和穩定的貨物需求判斷,它預計將恢復盈利,預測到2022年3月的財年將有3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7億元)的凈利潤。

作者:林壑
責編:Jax
發帖時間: 新加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