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跨境電商正逐漸成為中國促進外貿增長的新動力源,中國跨境電商行業也預計將迎來更廣泛的發展,這一觀點已成為廣泛共識。
6月11日,為了進一步拓展跨境電商的出口業務,優化海外倉儲布局,並加速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中國商務部牽頭與另外九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跨境電商出口及海外倉建設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提出了五大領域的15項具體措施,包括:積極培育跨境電商業務主體、增強金融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物流體系優化、提升監管與服務水平、以及積極開展標準規則的國際合作與建設。

圖源:中國商務部
根據行業內的觀察,新出台的意見對跨境電商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正面效應。一位來自領先跨境電商平台的業內人士表示:「該意見主要聚焦於提升跨境電商的供應鏈實力,通過一系列有力的支持政策,營造更優的商業氛圍,進而促進跨境電商行業的深入發展。我們期待相關配套細則能儘快實施。」
意見要點速覽:
●支持依法合規引入數字人等新技術,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拓展銷售渠道,帶動更多優勢產品出口。
●鼓勵地方立足特色優勢支持傳統外貿企業發展跨境電商,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的營銷服務體系。
●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借展出海」。
●支持跨境電商平台、出口、支付、物流、海外倉等企業參加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等重點展會。
●支持按市場化原則提升現有地方性跨境電商展會辦展水平,針對重點產品、重點市場舉辦海外專場推介、對接活動。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組織企業赴境外參展,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更多展示對接平台。
該專家也提到,目前中國的跨境電商行業面臨的挑戰還包括適應國際貿易規則。他建議,在制定政策細則時,需要充分考慮國際貿易的複雜性。面對當前的國際貿易環境,他呼籲政府各部門加強政策的協同和執行力度。
意見內容十分廣泛,覆蓋多方面
在推進跨境電商的主體培育方面,該意見指導各地要利用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產業園區、產業集群及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資源,打造「跨境電商賦能產業帶」的示範項目。同時,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根據本地產業特色,建立產業帶展示選品中心,並與跨境電商平台合作,設立線上專區。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跨境電商+產業帶」已成為推動行業創新發展的核心。以義烏為例,該外貿重鎮近期與阿里國際站合作發布的「義烏出海產業帶地圖」顯示,商家數量顯著增長,多個鄉鎮街道已成為「國際站小鎮」或「小區」。
在促進跨境電商的主體成長方面,新出台的意見強調了增強產業賦能的重要性。該意見建議各地利用現有資源,如試驗區、園區等,來培育產業帶的跨境電商模式。地方被鼓勵建設展示中心,並與平台合作,打造線上專區。
此外,意見也強調了支持企業「借展出海」,鼓勵參與重要展會。在金融支持上,提出要暢通企業融資渠道,優化金融服務。
海外倉庫是跨境電商走出去的關鍵
跨境電商專家張周平指出,海外倉的建設對於產業鏈支持顯著,他表示,海外倉的建設不僅解決了物流挑戰,還優化了供應鏈,對多方產生了積極影響。這不僅便利了平台和貿易商,也為工廠和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支撐。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在5月30日的發布會上指出,跨境電商是推動中國外貿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通過與海外倉等新型外貿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實現了貿易額的快速增長。過去五年,中國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增長超10倍,2024年一季度進出口額達到5776億元,增長9.6%。
中國現有的跨境電商主體已超12萬家,產業園區超1000個,建設海外倉超2500個,面積超3000萬平方米。
據悉,東方嘉盛等上市公司正在加快布局,高度重視海外倉的戰略性作用,並已經推出了多種物流服務產品。東方嘉盛計劃提升國際航線與境外倉庫覆蓋率,布局全球核心區域,以提升境外配送交付能力。
跨境電商不僅在中國外貿中扮演關鍵角色,而且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的積極響應,企業也在積極布局,以抓住這一發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