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數字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推動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和新加坡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參與者,一直在積極探索如何在跨境數據流動和人工智慧(AI)治理方面加強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國和新加坡於6月27日在北京舉行了數碼政策對話機制(Singapore-China Digital Policy Dialogue,簡稱DPD)下的首場對話,旨在深化兩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

圖源:FACEBOOK
此次對話是在DPD框架下舉行的,雙方同意在跨境數據流動制定共同基線標準,以及在人工智慧治理方面相互學習,通過此次對話,中新兩國希望加強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共同應對挑戰,推動兩國數碼經濟的繁榮發展。
AI發展潛力巨大,中新合作將大有可為
會議由中國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和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陳傑豪共同主持,來自兩國政商學界的與會者就跨境數據流動、AI發展及政策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此次對話的成功舉行,標誌著中新兩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陳傑豪在開場白中指出,數碼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各國正面臨一個要求敏捷、創新和協作的轉型時代,為了跟上變革步伐,各國需要學習和適應該領域治理和發展方面的良好做法。他認為,只有通過不斷嘗試和視角的調整,才能確保數碼生態系統的相關性和適應性。

圖源:路透社
劉烈宏在發言中也強調了數據在數碼經濟時代的重要性,他指出,數據作為新型的生產要素、基礎資源和創新引擎,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中國國家數據局作為2023年成立的新機構,旨在強化數據資源的管理,劉烈宏表示,中國希望與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國家開展相關交流和合作,增加數據互信。
陳傑豪指出,新中在數碼領域的合作關係長久且不斷加強,涉足多個領域。對話機制是建立在新中多方面夥伴關係的基礎上,為提升兩國合作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使夥伴關係發展系統化。
新加坡已深耕AI領域多年
新加坡在2020年與紐西蘭和智利簽訂《數碼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igital Economy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DEPA),是全球首份關於數碼經濟合作的國際協定。韓國今年5月以新成員國加入,中國、加拿大、秘魯等國已正式申請加入,劉烈宏表示,中國正積極加入DEPA,希望能夠參與數據規則和標準的制定。
根據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文告顯示,中新兩國同意制定共同基線標準,以促進跨境數據流動性,並就數據的共享機制交換意見,雙方也同意促進企業和研究機構在AI治理領域的相互學習,並加強對治理框架的相互理解。

圖源:CNA
陳傑豪在會議後接受新加坡媒體採訪時表示,雙方進行了富有成果的討論,並同意加強對彼此數碼生態系統的了解,通過政策創新支持產業和企業在數碼經濟的發展,積極回應他們在當地面臨的一些實際問題。
陳傑豪指出,雙方還就AI監管問題交換了意見。儘管兩國的法律運行環境不同,但都認為這種監管不應阻礙創新,因為它能真正為企業、經濟和人民創造新的福祉。
中國和新加坡在數碼經濟領域的合作具有巨大的潛力,通過建立數碼政策對話機制,兩國可以加強在跨境數據流動和AI治理方面的合作,共同應對挑戰,推動兩國數碼經濟的繁榮發展。
此次對話的成功舉行,標誌著中新兩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相信在未來的合作中,兩國將取得更多的成果,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