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加坡基金架構如何搭建

2020年12月29日   •   7695次閱讀

為加強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近年來也主動推出一系列新的政策鼓勵資管行業的發展。2018 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推出新的投資基金公司框架 - 「新加坡可變動資本公司」 (VCC),為資產管理業者帶來更大靈活性和成本效益,以鼓勵資產管理業者在本地註冊基金和管理業務。

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新加坡慢慢向開曼靠攏,成為越來越多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的理想落腳地。

如何搭建基金架構?

許多沒有專業金融背景的朋友會誤以為:基金就是一個向投資人募資、然後管錢、投項目的公司。然而,如何搭建投資人和管理人之間的信任關係?如何保證日常運營的獨立性?如何規範基金管理人的資質?這一系列的法律和信任問題都需要一個完整的基金架構來實現。

簡單來講,一個完整的架構離不開以下幾個部分的組成:

a. 基金主體:主要用來募資,存放資金,以及在該主體下管理一系列的投資組合。根據不同基金的要求,基金主體可以作為一個具有法律地位的「公司」,也可以作為」有限合夥制企業「;

b. 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經理:基金管理公司需要與基金主體獨立開來,作為一個專業的「管錢第三方」。由於涉及資金管理,該公司需要滿足嚴格的合規條件。在新加坡,此類基金管理公司需要獲取資本市場服務(CMS)牌照,或由 MAS 批准豁免牌照申請。一間合格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同時管理不同的基金;

c. 投資人:毋庸置疑,投資人即出錢方。如果基金主體為普通的股份制公司,那麼投資人即作為股東享有股份;如果基金主體為有限合夥企業,那麼投資人則會作為「有限合伙人」,不參與到基金日常運營,同時責任有限。

d. 其他第三方服務提供商:行政管理人(Fund admin), 託管機構(Custodian), 法律顧問 , 審計機構等

e. 特殊目的實體(SPV):很多基金都會選擇在新加坡或離岸地區成立 SPV 來持有基金在項目公司中的權益。

免責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