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5日訊)有公眾舉報,指有人不顧疫情,在黃金坊一酒吧辦生日派對。記者現場直擊,店內擠滿超過30人,沒保持安全距離,不時「串桌」敬酒。
《新明日報》接獲熱心讀者撥電24小時熱線通報,指一名年約50歲的泰國女子計劃在黃金坊二樓的一家酒吧為男友舉辦生日派對,數日前就開始口頭邀約身邊好友參加。

有公眾舉報,指有人在黃金坊一酒吧,違規舉辦生日派對。
記者昨晚走訪時,發現酒吧內已有大批人潮,入口處不必掃瞄SafeEntryQR碼,也沒人替顧客測量體溫,顧客可隨意進出。
酒吧內播放強勁的歌曲,店內有8桌顧客,大約23人,隨後參加派對的人越來越多。直至晚上9時許,一共有約32人「擠入」酒吧,眾人沒戴上口罩,也未保持安全距離。
據觀察,顧客的桌上都擺滿啤酒,有人坐著喝酒聊天,也有一些穿著火辣的女顧客在吧檯前的「舞池」狂歡,大跳熱舞,也有人不時「串桌」敬酒。

記者走訪,黃金坊二樓至少有8家酒吧營業,有些以餐飲模式經營。
自阻斷措施實施以來,新加坡的夜生活場所關閉至今,有不少夜店因此轉型,但必須申請准證。另外,根據冠病19(臨時措施)法令,在阻斷措施解封第二階段期間,所餐飲場所可恢復堂食,但不能提供公眾娛樂,所有餐飲場所在晚上10時30分後,一律禁售或飲用酒精飲品。
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指出,自6月進入解封第二階段之後,黃金坊二樓及三樓的一些酒吧便開始逐一違規營業,涉事的同批人馬也多次在相同酒吧辦派對狂歡。
他透露,一些酒吧會在晚間10時30分後拉下閘門「關店」營業。
「如果周末過來,就會發現這裡的酒吧全都擠滿人,完全無視疫情。這些酒吧通常下午4時許就開始營業,執法人員來檢查時,便拉下閘門,過後繼續違法營業。」
酒吧內只賣酒不賣食物
記者進入酒吧後,向店員索取菜單,店員表明酒吧只賣酒,沒賣其他飲料或食物。根據觀察,顧客桌上除了擺放啤酒,也有顧客自行外帶的餐食,而店員不時會走到顧客桌前幫忙倒酒。
除了涉事酒吧外,記者發現黃金坊二樓至少8家酒吧營業,每家酒吧內都高朋滿座,有的只賣酒精飲料,有的則以餐飲模式經營。據觀察,大部分酒吧內都出現違規情況,有超過5人圍坐在一起喝酒聊天,或是聚在一起貼身跳舞。
新加坡夜店總商會會長王漢平(48歲)受訪時指出,任何違規營業的行為都是不必要的,並稱有關單位有足夠的資源可為業者提供援助。他提醒,違規營業的夜店或酒吧業者不僅會提高民眾染病風險,也可能成為其他同行遲遲無法開業的害群之馬。
「我們有專員可以幫助這些夜店業者轉型成為餐飲或其他模式。夜店違規營業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若是持續下去,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