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規定可以確保他們
這期間不會接觸住所以外的任何人
降低感染和傳播病毒的風險
當然已經被劃為隔離區的宿舍
依然是在隔離的狀態
新加坡本地目前
已有16個客工宿舍
被列為隔離區

(來源:BI)

社區感染數呈下降趨勢
除客工之外
新加坡已經有很長時間
沒有什麼境外輸入的病例了
其他社區感染的病例
其實占每日總病例的比例不大
最近幾天數字
在20-30例之間徘徊

我們再來看自從封城以後
的這兩個星期
新加坡的社區感染病例走勢
總體是呈下降趨勢的

新加坡政府阻斷期的
首兩周也新出台很多
步步收緊的政策
4月7日,新加坡開始為期一個月的阻斷期
非必要行業停工
4月8日,全島學校停課,改為居家學習
4月9日,公共運輸也施行安全距離,違例者罰$300
4月10日,所有體育場關閉
4月11日,所有沙灘關閉,部分空地和公園關閉
4月12日,到超市、藥房、巴剎必須戴口罩
4月13日,搭乘公共運輸必須戴口罩
4月14日,所有人出門必須戴口罩
(幼童和劇烈運動除外)
以上所有的措施都
以法規的形式存在
初犯違例者直接罰$300
重犯者將罰$1000
當然這段時間的規定
效果到底如何
要看接下來兩周的社區感染情況

(圖源:網絡公民)
副總理王瑞傑也提到
為期一個月的阻斷措施
已經進入中期
雖然已經初見成效
但社區里沒有被測探出的病例
仍是隱患
有可能會讓疫情進一步擴散
上周六,李顯龍總理
也在Facebook上表示
接下來的幾天是關鍵


李顯龍FB貼文
5月4號能不能復工 也就看下面1-2周了
而昨晚政府的whatsapp推送中
依然表示正在對客工宿舍
進行積極的檢測
讓大家有心理準備
「確診人數仍會持續偏高」

4月19日Whatsapp推送消息
(圖源:gov.sg推送)
疫情暴露社會不平等?
最近新加坡有兩位教授
聯合撰文表示
一場疫情完全暴露了
新加坡的「社會不平等」

(截圖:Mothership)
兩位作者
Teo You Yenn
是NTU的社會學教授
Ng Kok Hoe則是NUS
李光耀公共政治學院的教授

(Teo You Yenn,圖源:海峽時報)
他們認為疫情
對新加坡經濟打擊很嚴重
但是打擊到每個人身上
嚴重程度是不同的
這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
時代一粒沙
落到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他們認為底薪工人
受疫情打擊最為嚴重
反映了新加坡的社會不平等

(圖源:the edge singapore)
「經濟停滯不前時
由於客戶減少了支出
僱主希望削減成本
這些人的工作很快受到威脅」
兩位作者指出
這些底薪工人的工作性質
天然不安全
並且犀利地指出保護和監管問題
"這些工作的不安全性質
在很大程度上
是有限的就業保護和監管的結果"

(圖源:海峽時報)
這些工人及其家庭
通常無法積累很多積蓄
以抵禦經濟不景氣
沒有儲蓄做緩衝
收入突然下降會影響他們方方面面
房貸、孩子教育支出
甚至是日常開銷

新加坡家庭成員每月平均開銷,和20%較低收入人士的每月收入 (圖源:Motherhisp)
「對於這類人,短期援助可能還不夠。
援助可能太少,太遲……」
數據顯示新加坡最底
層20%的家庭的支出
一直超過收入
這使人們懷疑這些家庭
通過儲蓄建立緩衝的能力
(換句話說想存錢也存不下來……)
兩位作者呼籲
可以做的事更多
比如就業結構的改革
而且應該從現在開始改變!
"我們還能做更多嗎?有時會進行合理化:在繁榮時期,人們不需要幫助。在需要時,卻沒有足夠的手段來提供幫助。這種心態鼓勵慣性並延遲變革。"
一場疫情
真的暴露新加坡不少問題……
不平等不僅僅存在於
高收入者和底薪工人之間
也存在於
外籍工人和本地人之間
一個新加坡的前律師
曾在自己的FB上
毫不留情地說:
"The way Singapore treats its foreign workers is not the First World but Third World."
新加坡對待客工方面,真的不像第一世界國家,更像第三世界!

(圖源:Mothership)
而一切又是因果循環的
由於之前對外籍工人群體
防疫的不重視
密集的接觸
和堪憂的衛生環境
造成了今天大規模感染局面

(來源:mom)
連新加坡的總理夫人何晶
都在自己的Facebook上喊話:
「我們現在正在
為低估新冠病毒
而付出代價」

(圖源:何晶FB)
希望新加坡能藉此機會
修正和改善
一些政策方面的短板
危機促使改變
新加坡,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