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大家似乎都沒什麼慾望去消費。再加上自4月7日以來實行的阻斷措施,對於經濟影響更大......
於是新加坡再一次下調了對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
預計新加坡經濟今年將萎縮4%至7%,高於官方在3月下旬時預測的1%至4%。

(來源:新浪財經)
5月26日,新加坡貿工部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整體經濟表現報告。數據顯示,經季節性調整後,新加坡今年第一季的經濟環比萎縮4.7%。
這是新加坡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
大部分行業出現萎縮,住宿和食品服務業萎縮情況最嚴重,第一季萎縮23.8%。建築業萎縮4%,批發及零售業萎縮5.8%,交通及儲存業萎縮8.1%。

(來源:Maigoo)
部分醫藥行業經濟略微有所擴張,這是由於活性藥物成分和生物製品產量增加,使得藥劑業產值激增。
貿工部長陳振聲預計,在未來一兩年內, Covid-19可能仍會存在,新加坡的經濟復甦情況仍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
公司和個人必須習慣保持現在的工作方式和狀況,直到研製出有效的疫苗。
15萬名本地員工減薪
自3月12日起,人力部要求員工數多於10的僱主在實行影響員工薪水的措施時,須通知人力部。

(來源:Timing)
後來更改為,在阻斷器期間(4月7日至6月1日),如要實行本地員工總月薪或外籍員工基本月薪減少25%以上,僱主須通知人力部。
人力部長楊莉明透露,據統計以來,新加坡本地實行減薪或影響員工薪水措施的企業有4000多家,不包括那些不需要通知人力部的公司。
受影響人數達15萬人左右。

(來源:Facebook)
人力部長也表示,雖然目前的情況很嚴峻,但受影響人數占勞動人口不到5%,影響仍是可控的。
李顯龍總理最近發表致辭時也提到,雖然政府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幫扶企業渡過難關,但企業仍須負擔其他一些成本,部分員工減薪無法避免。
他呼籲企業和員工一起挺過這段艱難的時間,也呼籲僱主避免裁員。
保住和製造工作機會是首要任務
目前公司提供的空缺職位一減再減,截至今年3月,職位空缺對失業者的比例為0.71,這意味著每100個求職者只有71個職位空缺。
楊莉明說,目前這個比例僅僅是全球金融危機時的一半,公司招聘的職位未來還會更少。

(來源:Mothership)
她補充說:「疫情的影響應該會在第二季完全體現……如果讓我做出有根據的猜測,第一季和第二季之間的差異將會是最明顯的。」
政府也在為幫助民眾就業創造更多有利條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Facebook發文稱,保住和製造更多工作機會將會是政府首要任務。

(來源:Facebook)
政府將提供超過10萬個就業培訓機會,堅毅向前的第四份預算案宣布會也將創造4000個「新心相連」中途轉業人士見習計劃,幫助轉業的人學習技能。
對於應屆畢業生,有超過1000家企業承諾提供超過11,000個實習職位。新加坡本地人或PR自6月1日起可到MyCareersFuture.sg申請實習職位。
貿工部長說未來經濟的光明點
未來一兩年時間內,新加坡的經濟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
現在很成熟的一些行業,例如零售、餐飲和旅遊業,比重可能會有所下降。
但5G和生物製藥等較新的科技行業將會蓬勃發展,人們會更多的應用數字化技術產品和服務。

(來源:CNA)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將加速全球供應鏈原本就因貿易緊張關係等因素而正在發生的轉變。
供應鏈有可能被重新安置到更接近最終需求市場的位置,以確保能更好抵禦未來的供應干擾。
陳部長說:「新加坡是一個值得信賴的貿易,物流,金融,智慧財產權和法律服務中心。」
這將有利於公司考慮將生產線轉移到新加坡,從而促進一些新投資。

(來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還必須繼續投資生物製藥和自動駕駛汽車等行業,這些行業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此之外,新加坡也會在其他第三國建立起自己的工業園區,提升本國的生產力,一旦經濟恢復,出口需求擴大之後,新加坡可以生產出滿足國際需求的貨品。

(來源:Instagram)
當阻斷措施逐步放寬,新加坡經濟逐漸回升,但要走出谷底,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等疫情在全球的情況基本控制住之後,經濟才有望恢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