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說~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但真的如此嗎?
新加坡一位銀行前副總裁四十而不惑,為追求服務理想,放棄管理200人的穩定高薪,從頭學起,報讀醫科當起學生。
他!林俊才(39歲)2004年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機械工程系,在跨國公司履行6年合約,期間又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MBA)兼職課程。
他在2011年初加入華僑銀行,從管理培訓生(management associate)逐步做起,服務八年半,離職時已是副總裁,掌管約200名職員。
他說到:
「我喜歡幫助別人,想從事一份有意義且豐富人生的工作。不是說銀行工作沒有意義,但我想加入能更直接造福他人的領域。」
已育有一對子女的林俊才從兩年前開始認真考慮轉行,並與妻子進行多番討論,妻子雖不反對,但林俊才熟知理想與現實必須有所取捨。
他告訴記者,以當時穩定的收入可讓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可是又不願放棄理想。經營美術班的妻子看丈夫意志堅定,後來也十分支持他半途轉行行醫。
毫無醫學背景的林俊才為入學申請,花費四個月至半年準備考試,後成功被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錄取,成為第十三屆醫學生里最年長的一位。
該屆共錄取83名學生,當中包含兩名博士生和17名碩士生,林俊才就是碩士生中的其中一員。
為了達到目的 賣掉車子

為學醫賣掉車子,39歲前副總坦誠時間和財務是最大挑戰。
結婚13年的林俊才和妻子育有5歲兒子和3歲女兒。
林俊才告訴媒體記者,辭職學醫最大的挑戰是時間和金錢。所幸房屋貸已還清,他與妻子多年儲蓄也有一筆存款。不過為了減少開銷,他賣掉車子,搭公共運輸。
「我能想像到讀書會占用我大部分的時間,陪伴家人照顧孩子的時間也會減少,所幸我母親願意支持我,並會幫我們照顧小孩。」
半途轉業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新生,也包括兩名前新聞從業員。
和林俊才一樣,有另外兩位新生何佩珊(31歲)及陳慧娟(30歲)也是半途轉業,前者離開了10的新聞工作,後者則離開社交媒體公司。
也有新生展現了非凡的韌性,34歲的護士陳正勇在申請兩次失敗後,今年終於成功被錄取。
為什麼說「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呢?

跳槽牽涉到是否能夠保證上家下家之間職業生涯的無縫連接,是否能保證還在同一個城市、相同行業、更好至少是不差於上家的新僱主、類似甚至更高的職務等等,這幾個要素中有一個走了下坡路,都會影響新工作的收入,如果時間把握不好甚至是幾個月找不到工作,即使上崗之後突然被公司辭退或者沒能度過試用期,又是更長時間的折騰和沒收入時期,所以說「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定語是「如果稍有不慎」。
如果換成是你~你敢像他這麼大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