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選擇一個合適的境外銀行帳戶,是開啟海外投資的第一步。境外銀行帳戶可以為你的生活提供很多便利,比如海外投資、海外購房、孩子出國留學、家人出境旅遊消費等等。

海外的個人銀行業務中,若根據客戶的資金規模劃分,可以大致分為以下的 3 大類:
1 普通零售銀行
也就是大家平時接觸到最多的,對客戶的資產沒有硬性的要求,它們的服務對象是普羅大眾市民、中小企及個人小戶。零售銀行服務客戶通常是透過銀行分行、自動櫃員機及網上銀行等交往的。
去年香港各大銀行(滙豐、中銀、渣打、恒生、東亞)豁免對應的這部分層級客戶的費用,也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該部分客戶並非各大銀行的盈利來源。
2 貴賓銀行
這類銀行基本都有個共同的特徵,日均餘額要求通常是在等值 100-150 萬人民幣,也就是 15-20 萬美金左右,個別的甚至要求在 30-35 萬美金左右。
比如渣打的優先理財帳戶、滙豐的卓越理財、華僑的宏富理財、大華的尊享理財、星展的豐盛理財、花旗的 Citigold 等等,均屬於這個範圍。
跟普通帳戶相比,貴賓銀行帳戶通常會有專職的客戶經理,投資上有什麼疑難雜症,會有專業的人士為你提供參考意見。除此之外,會有一些機票、酒店、食肆、演出之類的優惠及資源。
對於大部分的海外客戶(非本地居民)來說,一般當地開設的也都是這種類型貴賓或者說是 VIP 帳戶,原因之一就是海外大部分的銀行由於合規成本等因素,都會給外國客戶開放貴賓帳戶名額,而不會開設普通的帳戶。
3 私人銀行
私人銀行可以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提供定製服務。可為客戶提供資產投資與管理等服務的金融機構,主要利用信託、保險、基金等一切金融工具維護客戶資產在獲益、風險和流動性之間的精準平衡。通常是 300 萬美金的起步門檻。
不少海外銀行會將 100 萬美金及其以上,但是達不到私行級別的這類客戶劃分到另外一個部門。比如星展的Treasures Private,華僑的 Premier Private,渣打的 priority private。其享受到的待遇介於貴賓與私人銀行之間。
瑞銀證據實驗室對中國的富裕人士進行了調查。這項調查於2020年11月通過在線問卷調查完成,調查對象是來自中國300位擁有至少700萬人民幣可投資金融資產的受訪者。
受訪者平均將其財富的21%分配到中國大陸以外,這與某些外部研究得出的估計相似。較富裕的集團在海外市場投資了更多的財富,因為他們總體上可以使用更多種類的金融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年齡也似乎是富裕人士對待海外資產配置態度的一個因素。就平均而言,年齡在40歲以下的受訪者比40歲以上的受訪者在海外的財富分配明顯多。這可能是因為年輕人口具有更廣泛的全球視野。對於私人銀行業而言,關鍵的含義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世代相繼轉移,幫助客戶實現全球多元化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

海外私人銀行還可以分為四大類
大型綜合私行
以UBS、瑞信為代表,通常私行、投行、資管業務並進。業務覆蓋全球,規模大、產品豐富、安全性高、更像是一個大而全的優等生,雖然每一單項都不錯,但都不是最好。
開戶門檻約為500w美金,適合只想開一個銀行帳戶滿足所有理財需求,沒什麼個性化需求的客戶。
歐洲精品私行
以LGT、寶盛、LO為代表,歐洲作為銀行的發源地,有一批歷史悠久、專注於服務高凈值家族、只做私行業務的銀行。
亞洲新興私行
以新加坡銀行為代表,亞洲作為過去10年經濟發展最快的區域,也成長出了一批對標瑞士私行,但是主要服務亞洲市場的新興私行。
對標歐洲精品私行的信用評級和安全性,對科技和新事物接受程度更高,產品貼近亞洲客戶喜好。
開戶門檻約為300w美金,適合追求安全穩妥、看中私行亞洲市場能力的客戶。
美國投行型私行
以高盛、大摩為代表,美國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匯聚全球各大知名投行,很多銀行的私行業務都是從投行經紀業務中衍生出來的。具備豐富的資本市場經驗和強大的執行力,口碑好、產品能力強,但門檻稍高。
開戶門檻約為1000w美金,適合有複雜交易需求、複雜借貸需求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