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種族的分類好比一把雙刃劍,它雖有助於維護不同文化特色,卻也可能導致人們只專注於彼此的不同,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和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認為,更關鍵的是培養跨種族的國家和公民認同感。
英蘭妮星期四(12月8日)在種族和諧資源中心OnePeople.sg舉辦的模擬聯合國辯論開幕儀式上,同參與者探討了種族在本地社會和政策中所扮演的角色。
「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是非常特殊的。我們是一個多元種族社會,但並非一個大熔爐,試圖同化所有人,讓大家忘卻自己的身份和文化根基。」英蘭妮強調,新加坡注重為人們提供空間,學習各自的母語、慶祝節日、踐行宗教信仰和傳統習俗。與此同時,新加坡也要創造一個共享的公共空間,讓人們一同以新加坡人的身份生活、學習和交流。

然而,縱觀人類歷史,人們總是傾向於注重差異,因此引發種種矛盾。英蘭妮提醒參與者,本地乃至全球仍存在種族歧視,種族和諧是一項永續的工作。
本次模聯活動為第八屆,主題是「社會提倡者」。超過300名中學、高中和大專學生參與活動,在為期四天的活動中模擬政府和國會,與彼此交流和辯論熱門時事,以及重要種族和宗教相關議題。與會者在提問環節中,就「無種族歧視社會」(race-blind society)、政策認知、假新聞等進行討論。
模聯秘書長加格(Arshul Garg)說:「通過這次會議,青年能體驗到在制定非宗教相關政策的過程中,如何平衡不同種族間的關係。」他也鼓勵參與者分享和傾聽彼此的親身經歷,讓大家產生共鳴,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更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