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究:讓老年人發揮潛力 有助實現健康長壽社會

峰會討論有關全球老齡化課題。(圖:國立大學醫學組織)
全球人口不斷老齡化,許多人在不健康的情況下活得更久;不過,一項研究發現,讓老年人發揮潛力、通過做出貢獻充分融入社會,有助實現健康長壽的社會,同時減少老齡化所產生的問題。
各界人士和專家今天(25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大樓舉辦的 「全球健康長壽報告亞洲峰會」中,針對上述課題進行討論。
這項峰會由我國衛生部、國立大學醫學組織、新加坡國立大學、曹氏基金會(Tsao Foundation)和美國國家醫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聯合主辦,並由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主持開幕。
人們活得更久 但並不健康
過去數十年來,鑒於人們壽命延長和生育率普遍下降,全球65歲以上人口的增長速度已超過其他群體,未來這種情況預料將持續。

副總理王瑞傑受邀出席峰會。(圖:國立大學醫學組織)
在2000年至2019年期間,全球人類的壽命延長,尤其是在一些中低收入的國家,然而,他們維持健康的年數卻大致不變,換句話說,人們如今在不健康的情況下活得更久。
美國國家醫學院就在這次峰會,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國際委員會,制定促進全球人類健康長壽的方針。
未來社會可以是樂觀的
委員會指出,有證據顯示,當社會共同努力改善人們健康長壽的情況時,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將減緩,社會的未來可以是樂觀的。
年長人士可以繼續為家庭、社區和社會做出貢獻,活得有意義且有目標。社會亦可以通過社會契約、隔代凝聚力和蓬勃經濟繼續發展,為不同年齡段的人提供多元化的工作和志願服務的機會。
相反的,對老齡化問題「不作為」只會導致更多人生活在健康欠佳、痛苦和依賴之中,並增加個人和家庭的財務負擔。
委員會指出,實現健康長壽的原則,就是讓所有年齡層,尤其是老年人充分發揮潛力,並且以良好的健康、功能、意義和尊嚴過生活。
其他的原則還包括讓所有年齡段的人達到最佳的健康和功能,減少國家內部,或者國與國之間的差距,提高公平性以實現老年人的福祉;讓老年人實現人力、財力和社會資本以造福全社會;利用數據和有意義的標準來追蹤成果、引導做出決策。
2050年可實現「健康長壽」社會
委員會發現大量證據,支持「健康長壽」能在2050年實現的願景。它表示,現在就需啟動工作、志願服務和教育、社會基礎設施、自然環境、公共衛生、保健系統和長期護理等領域,以達致這一願景。
委員會聯合主席兼新加坡國立大學健康創新與翻譯科高級副總裁John Eu-Li Wong教授說:「通過延長健康的壽命,人們的生活將更充實,藉此為社會帶來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