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充滿活力的創投生態使其成為東南亞最受人矚目的「獨角獸樂園」。
新加坡,亞洲領先的金融、貿易、科技和創新樞紐,擁有東南亞近半數獨角獸,是名副其實的「獨角獸樂園」。獨角獸崛起的背後是新加坡生機勃勃的初創生態和商業環境。從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到全球資本的密切關注,從為企業量身定製的創新平台,到層出不窮的創新活動,新加坡從各角度、全方位展示出了其充滿活力的創投環境。


2021年,東南亞獨角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離不開人口紅利、新增中產階級、網絡普及和資本聚集的共同推動。
年輕化的人口結構為東南亞地區發展提供基礎。根據瑞信報告,東協六國中39%-65%的人口平均年齡在34歲以下,而東協六國總人口中約有2.42億(以印尼和菲律賓為首)將達到25歲左右,迎來長達15年的勞動力紅利期。
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見證了購買力的提升。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預測到2030年,70%的東協人口將成為中產階級,消費市場規模將成長為4萬億美元,是2019年的兩倍。隨著印尼和菲律賓在未來幾年步入"中等收入國家"(人均國民收入4,046美元及以上)行列,宏觀經濟效應將繼續。
網絡的普及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根據谷歌、淡馬錫和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報告,東南亞擁有約4.4億網際網路用戶,占總人口的75%,2021年網際網路用戶就增長近四千萬。同時,瑞信報告指出,2020年,東協六國的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均達到100%,4G 滲透率也在68%-135%並將持續增長。將會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相關領域在東南亞的擴張。
活躍的投資交易使得東南亞創投熱度不減。根據瑞信報告數據,2020年東協六國有405起風投交易,金額達82億美元,約是2015年16億美元的5倍。目前,大量的投資活動聚集於新加坡和印尼,馬來西亞和越南最近也是投資者關注的熱門國家。

值得關注的是,新加坡的造"獸"速度最快位居全球前列。根據英國網站(Money.co.uk)發布的獨角獸成長速度全球排名中,新加坡初創公司平均需要6年零11個月成長為獨角獸,與美國和澳大利亞所用時間持平,僅次於中國大陸、香港和日本。
毋庸置疑,新加坡已成為孕育獨角獸的一片沃土。

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推出的「研究、創新與企業2025計劃」,從2021年開始,每年將 GDP 的1%投資於科研創新,總計250億新元,成為30年來最大科研撥款。2021年新加坡政府頒布的預算編列顯示,這筆預算撥款中,73億新元(29%)用來提升學術和研究機構的科研能力,足見新加坡對人才和教育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