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自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難任務·吳作棟傳》一書中。
1.「公積金制度」(Central Provident Fund Scheme,英文簡稱CPF)是新加坡政府為公民和永久居民所設的強制性儲蓄計劃,雇員和僱主雙方每月須把工資的一部分撥入「公積金」儲蓄戶頭,由人力部屬下的公積金局掌管。雇員可在達到退休年齡後全額或分階段提取公積金累計存款,充當退休後生活的經濟保障。
2.李光耀著,《聯合早報》編務團翻譯,《李光耀回憶錄1965–2000》(新加坡:《聯合早報》,2000年),第118頁。
3.同上。
4.「針對全民保健計劃,議員紛紛提出批評」,《聯合晚報》,1983年8月31日,第7頁;「國會原則上批準保健儲蓄計劃」,《聯合早報》,1983年9月1日,第1頁。
5.「杜進才大力反對實行保健儲蓄計劃」,《聯合早報》,1983年8月31日,第7頁。
6.新加坡政府原本擬議自1983年7月1日實施保健儲蓄計劃起,將公積金總繳交率從原有的45%增加到50%,當中40%撥入普通戶頭,4%進入特別戶頭,6%存入保健儲蓄戶頭。而後為了避免削減雇員實得工資作出調整,修訂後的保健儲蓄政策為公積金總繳交率46%,只比原來稍加了一個百分點,當中40%仍撥入普通戶頭,其餘6%撥入特別戶頭,作保健儲蓄用途。詳情見「公積金特別戶口供保健儲蓄用途」,《聯合早報》,1983年8月31日,第1頁。
(潘家鴻,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醫療政策經濟學家)
本文收錄於《高難任務·吳作棟傳》一書中,本書為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個人傳記,由作家白勝暉撰寫。通過情節鋪設,將吳作棟描述得繪聲繪色。
領導人造就國家,而不可預測的時勢則造就領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