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成績還不夠」 本地大學生要擠進科技業爭取多實習機會

Nicole Ong 展示她的收入來源。(視頻截圖:YouTube/Nicole Ong)
本地有越來越多希望從事科技工作的大學生兼顧學業、多次實習和打兼職工,以在就業市場上獲得優勢。
受訪者也告訴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他們認為,擁有好成績並不足夠,實習是一個讓他們探索職業興趣和積累工作經驗的機會,好讓未來僱主對他們留下深刻印象。
到目前為止,24歲的國立大學傳播學和新媒體三年級本科生Nicole Ong在理工學院和大學就讀的五年內,已完成了九次實習。
她從大學的第二年開始,就馬不停蹄地兼顧學業與工作。她會先到大學上課,在休息時間開會,然後趕往國際學校做兼職工作。晚飯後,她有時會進行課外活動,再繼續工作到深夜。
她憶述,當時因為太忙而失去了很多朋友,皮膚也因為壓力太大而冒疹。
來自實習的壓力
25歲的南洋理工大學電腦科學本科生Gao Xinrui會同時間在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實習,包括一家金融服務巨頭和一家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並且兼顧上課和考試。

Gao Xinrui在實習工作場所。(圖:Crescent Han)
他目前在一家應用程式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實習生,每月賺取約4000元。
他的同屆學生中,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共識,即擁有好的成績並不足以在就業市場上獲得優勢。
Nicole Ong 就表示,來自實習的壓力在大學的第一年就開始。「當你聽到同學們開始實習或有出色表現時,你會覺得你也有必要這麼做。」
作為一名用戶介面或用戶體驗設計實習生,她的月薪介於1000至1200元之間。但加上其他散工,她的月薪在幾個月內就達到了五位數。
「 我覺得讀大學沒有用 」
一些學生甚至把實習視為比學業還重要。
今年畢業的24歲的軟體工程師Wang Rizhao說,雖然一些學生專注於獲得好成績,但他在國大修讀電腦科學時,目標主要是找一份工。「 除了前兩年,我並不太關心學校的事。 」
他認為,成績是公司為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設下的 「 武斷的標準 」 ,與「更傳統的本地公司」相比,跨國公司不會太關心應徵者的學位。

Nicole Ong 在她的大學宿舍里工作。(視頻截圖:YouTube/Nicole Ong)
Nicole Ong估計,她所擁有的關於用戶介面或用戶體驗設計的知識,有90% 是自學的。
「 可能是我有偏見,但我覺得大學很沒用。 如果大學教會了我什麼,那就是學習如何學習,也許它改善了我的思維方式和我的溝通方式,但卻沒有改善我的技能。 」
僱主在尋找什麼?
受訪的招聘專家和僱主表示,由於實際工作更複雜,工作經驗幾乎都會比學業成績更重要。
Career Agility International執行董事Chee Sze-Yen說: 「 那些接觸過多個利益相關者,有著不同的項目經驗,並且能將項目開支保持在預算內,同時又提供高質量工作的應徵者,將擁有競爭優勢。 」
招聘公司Robert Walters Singapore 科技與改革高級經理塞蒂(Sachet Sethi)說,特別是對科技業來說,實用知識和經驗對支持創新和轉型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