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至今一個半月超過百人病逝,有專家指出,近兩三周的死亡病例都是奧密克戎感染者,而死者大多數為80歲年長者,專家認為如果病患有其他病史,即使接種疫苗也存在死亡風險。
新加坡前天再有4名冠病病患因併發症不幸逝世,截至前天,累計死亡病例達930起。

至周四中午,新國有1472名病患因冠病住院。
根據新加坡《新明日報》統計數據,衛生部在去年12月31日中午通報累計828起冠病死亡病例,這意味著,從今年1月1日至前天中午12時,共有102人病逝。不過衛生部並沒有透露,他們感染的病毒類型。
傳染病專家梁浩楠告訴該報,醫護人員盡力搶救並挽回每一條生命,其中一些冠病病例可能感染早前的病毒,住院一兩個月才不幸逝世,而近兩三周的死亡病例,幾乎都屬於奧密克戎感染病例。
他因此提醒國人,儘管奧密克戎看似沒有德爾塔變種病毒那樣導致重症,但是即使是輕微的病毒也具殺傷力。
梁浩楠也強調,治療冠病病患的方法一直都保持不變,醫治病患最重要的藥物還是消炎藥。
該報上周報道,第一批冠病口服藥Paxlovid已運抵,醫生將優先開藥給那些面對較高重症風險的病患。不過梁浩楠對於該藥物是否已經在公共醫院開始使用表示不知情,私人醫院方面目前還沒有該口服藥。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全球衛生)及傳染病系主任許勵揚副教授就死亡病例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說:「這取決於這些死亡病例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否真的能夠被預防。」
他表示,根據衛生部數據,大部分死亡病例是80歲及以上的年長病患。如果他們有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不論他們是否已經完成疫苗接種,死亡風險依舊存在。
沒接種者死亡風險高8倍
根據去年5月至今年1月底的數據顯示,在這個年齡層的冠病患者當中,沒有接種者的死亡風險比已接種者高出8倍。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發傳染病重點研究項目副主任黃英勇教授也說:「雖然每一起死亡都是悲劇,但我們擁有的唯一可靠證據是,接種疫苗是預防冠病和減少重症的唯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