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早報報道,教育部長陳振聲為萊佛士書院講座擔任主講嘉賓時,鼓勵推廣創新點子,讓整個教育體系獲益。當天,有超過980名學生出席講座,當中有330名來自其他68所學校。
學校須勇於開創先鋒,支持學生髮揮潛能,通過創新並分享最佳作業方式來創造新價值,同時培養有魄力和服務精神的領袖。
讓每個人都有希望實現潛能
陳振聲強調,儘管無法控制經濟環境,但新加坡有人民作為最寶貴的資產。學校須開創先鋒,讓每個人有實現潛能的希望。
陳振聲提醒在場者,個人成就不只是靠一個人的努力取得,也包括一路上其他人給予的幫助,因此有能力的人應更多地回饋社會。
學校之間通過課程輔助活動和「德育在於行動」(Values in Action)計劃等,分享社會資本。以萊院為例,校方今年與十所小學展開督導計劃,讓萊院生為有經濟困難的小四至小六生提供學業指導,當他們的友伴。
讓每個人都有希望實現潛能
同時,陳振聲也指出,要推動創新,人民須培養跨文化的視角與技能,新加坡才能成為區域與世界的橋樑。學校須讓學生認識世界,向區域其他地方學習。教育部也在檢討人文課程,加強學生對亞洲和東協的認識,鼓勵學生學習東協語言。
他鼓勵繼續開放給各背景的學生,包括來自區域與海外的學生,培養紮根本土且有環球視野的學生。
學校也須培養有魄力和遠見,肯服務社會的領袖。陳振聲舉例曾任公共工程局局長的陳川炳、殘疾人士協會創辦人如恩(Ron Chandran-Dudley),為此鼓勵在場的學生回饋社會。
今天的內容分享就到這裡,希望我們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