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沒有蚊蟲肆虐的熱帶國家:新加坡
作為一個去過新加坡的遊客,我對新加坡作為熱帶地區國家而沒有蚊子肆虐這一點深感好奇。

旅行前,我以為在炎熱的地方旅行肯定少不了蚊蟲的騷擾,所以帶的都是長褲長袖。
當踏足新加坡後,原來是我膚淺了。
我看到了新加坡政府和居民對控制蚊蟲的決心,對蚊蟲常態化實現動態清零的成果。

1965年新加坡剛剛獨立時,當時新加坡人並不注重衛生習慣,如隨地大小便、亂丟垃圾、亂倒髒水等等。整個國家也是泥濘不堪、垃圾遍地,島上到處是大大小小的沼澤地,炎熱的氣候加上潮濕的環境,原本已經是蚊蟲的天堂,國民的素養和公共衛生的管理缺失更讓這個情況雪上加霜。
而新加坡河就是一條臭水河,那個年代的新加坡蚊蟲肆虐、瘟疫蔓延。

從此,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條條嚴格的法規和政策來改善生活環境、控制蚊蟲滋生。
例如:
1.2004年新加坡政府就出台一項法律,在全國誰家如果發現伊蚊滋生處,初犯罰款100新元(約合人民幣500元)再犯者罰款加倍。該法律自2005年實施以來,經過民眾的努力,蚊子和蒼蠅等在新加坡基本上看不到了。
自2020年7月15日起,家中被發現伊蚊滋生處的,將面臨300新元的罰款,約合人民幣1500元。一再違規的可處以最高罰款5000新元和最高達3個月的監禁,約合人民幣2萬5000元。

政府還規定居民必須定期清理家中的花盆、桶、水箱等容易滋生蚊蟲的地方,並且要保持居家環境的乾燥和清潔。政府也會定期檢查公共場所如學校、工地、公園等,確保這些地方的環境清潔乾燥,不利於蚊蟲滋生。此外,政府還採用了一系列科學技術來防止蚊蟲滋生,例如利用昆蟲生物學原理改良殺蚊劑等,這些科技手段的應用使得蚊蟲難以在新加坡生存和繁殖。

同時,新加坡政府也積極開展宣傳和教育工作,讓民眾了解蚊蟲的危害和防範方法。政府會在各大媒體平台、社區宣傳欄、戶外廣告等多個渠道發布防蚊宣傳信息,教育民眾如何預防蚊蟲叮咬和滋生。此外,政府還會通過學校、社區和企業等多種渠道,向公眾提供防蚊知識和培訓,從而使得整個社會形成防蚊共識和行動。

總之,在這些簡直「喪心病狂」的常態化動態清零的舉措下,蚊蟲數量被大大減少,蚊媒疾病的傳播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新加坡,我享受到了不被蚊蟲騷擾的美好旅途。